这是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的傲骨。也是他为官多年的坚守。

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难听点的话说。他就是一个庸官。

不能治理好百姓。政绩上没有什么建术。

不出意外的话也不会被记在史书上。这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他的面容早已憔悴。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也跟外面的百姓一样。面黄肌瘦但至少没到骨瘦如柴的地步。

不过眼眶上有重重的黑眼圈,皮肤也干裂无比。倒不像是一个官员倒像一个地地道道的灾民。官服上打满了补丁。

就算如此,他每天最大的爱好也就是吟诗作对。即使得不到别人的夸赞,他也乐在其中。

用嘴抿了一口清水,略有些干裂的嘴角也恢复了湿润。

他毫无血色的脸上仿佛也恢复了红光。

咳,咳!带人上来吧。咳,咳!

一口鲜血。涂洒在案牍之上。

只见一个,身体强壮,面色红润的人走了进来。托我家大人的福。前来见你。

李清大人。我家大人。正在收留灾民。还望大人你。为了治下百姓考虑。

随后他说到,今晚上我们在悦来楼。我家大人。有事跟你聊。

小人先告退了。

听到如此。看着眼前人红润的模样。他大致猜到了此人的来意。

最近一直传说有一处地方打通了知府大人的关系。在各县衙之地,四处招收灾民。

说不定包藏祸心。谁知道他招募这么多灾民是干什么?

说什么?那里的粮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怕又是什么谎话罢了。

到头来还是要得百姓遭殃。

就算是真的,他们有大量的粮食。那为何不见得其他县,有低价粮食卖。

偏偏只有那里有低价粮食,此人必包藏祸心,趁此灾年收拢人心。

必须上报朝廷。想到这儿。李清,立马吩咐下人。把这封信送到知府大人那去。

必须给他陈明弊害。希望知府大人能幡然醒悟,至于为什么不让人送信去皇城?

那是因为朝廷对这已经没有控制力了。

此地本来就处于西南边境。众多野人生活的地方。

如今流民四起。起义不断,也不见朝廷来镇压。

中原之地又有各方枭雄,你争我夺。虽然保持表面上的平衡,但谁又不知道呢?

大青朝,怕是早已到了亡国的边缘。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封建王朝的不变的历史规律。

晚上悦来楼。看着一桌子好酒,好菜。李清并没有动口。

只见对面的人自我介绍的。我叫王虎。你应该记得我。我家掌柜的曾在这做过生意。那时候是卖木炭。

你来买木炭的时候,我家掌柜还特地吩咐,多给你了几个呢。

不过被你拒绝了。您当时还记得吧?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酒倒入他的杯子里。

李清笑哈哈的说道。瞧我这记性。怎么就不记得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