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这是一个化学过程,这说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嗯,虽有些瑕疵,但结果并无可能,不过这太复杂而且耗费时间,我们想要探索的并非是这个。”
“夏奈,我们继续,从氨基酸到生命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形成的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漂荡,那时它们是直接裸露的,这样它们的结构就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后来海洋中磷脂分子也出现了,磷脂分子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这样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特别容易在水中形成囊状结构。”
“于是在某个神奇的瞬间,磷脂形成的囊和蛋白质、核酸等相遇了。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磷脂把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包裹了起来,就这样最原始的细胞诞生了。”
“细胞膜吗,泡泡还真是无处不在,无论什么层次的物体,只要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关联的系统,他们的周围都有一个泡,你看,太阳系不就是。”埃里森冷不丁地插进来一句话。
“是这样的,谢里夫先生,还有一个RNA世界假说,您想再听听吗?”
“不必了,夏奈,我想了解的便是当时生命诞生的环境,这对于我们的实验很重要。我们需要提炼出一些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利用正交实验进行验证。这个工作量将会非常巨大,不过还好我们有贾维斯。”
埃里森在笔记本上写下了几个因素,然后问向夏奈:
“夏奈,若生命映射理论成立,你觉得在诞生生命的何种阶段最容易受到这种影响。”
“现在人类可以从头合成蛋白质与核酸,虽然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在时间的演化下,就像乐高一样,再大的积木也能被拼接出来,所以这个阶段应该不受影响。”
“嗯,我也觉得是这样,不过我们得先排除,或者说将这些原子存在的规律作为已知,无论是巧合还是造物主的杰作,对于我们现在的研究,没有任何用处。”
“接下来便是细胞的构建过程,以及进化为多细胞的智能生物,这是一个关键节点。”埃里森继续说道。
“是的,人类至今无法迈出这一步,恰恰验证了这一点。”
“嗯,细胞有其本身的运行规律,以及进化道路。细胞构成法则我们暂且不予探究,这种进化道路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这部分也是最为脆弱,最为偶然,最为奇特的地方。”
“谢里夫先生,你是说要用收集的超螺旋映射,尝试让细胞走向另一个进化道路?”
“哈哈,没错,夏奈,我就知道你会理解我的。”
“谢里夫先生,我还有一个疑问。”
“你说。”
“这与用药物,基因编辑,甚至用辐射等手段促进细胞变异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夏奈的这个问题,埃里森可真是太懂了,他这五年都是这样过来的。
“这些只不过是我们对于造物主的拙劣模仿罢了。”
“我明白了,谢里夫先生。”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