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东汉末年!

到了汉桓帝当朝,宦官当权,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乃至汉灵帝时,更尊张让为父,赵忠为母。

众宦官分别被册封“十常侍”。

从此,天下大乱。

张角三兄弟起兵造反,史称“黄巾起义。”

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等人奉命讨贼。

贼兵虽被镇压,可十常侍却公然向大破黄巾的功臣索要财物。

皇甫嵩,朱俊乃为清流,不肯奉承他们,因此遭到罢官。

朝堂上下怒不敢言,十常侍也越发猖獗,私自关押大臣,假传圣旨。

终于到了灵帝病危,召何进入宫,政议后事。

何进原为一屠夫,勇而无谋。

靠着外戚的关系,当上大将军,兵权大握。

本想着临危受命,却不知进宫议事,实则为宦官蹇硕之圈套。

因他的妹妹何后生了皇太子刘辩,而汉灵帝宠幸王美人,生了皇子刘协。

汉灵帝临终前想立刘协为帝,却怕何进不答应。

所以依蹇硕之计,召何进入宫,杀之。

幸有忠良之臣秘密通报,称宦官有异动。

何进闻讯,即刻返回府邸,紧急召集诸位大臣商议对策。

自古以来,宦官非朝中大臣,本不应涉足国政。

只是,自恒帝、灵帝以来,宦官势力日益膨胀,乃至把持朝政,干预国事。

由于宦官与朝臣所持之道大相径庭,故难以共谋国是。

此番告密,更是暴露了双方水火不容的立场。

众臣商量,誓要杀尽宦官。

何进让袁绍领兵讨逆。

蹇硕败逃,却被自己的同党郭胜杀之,蹇硕当了替罪羊。

郭胜、张让等宦官,逃到后宫,央求何后饶命。

何后心软,乃为宦官求情。

何进因此宣布,不准乱杀宦宦。

何进由此掌了朝政,就对自己人加官进爵。

董太后不服气,张计献计:封刘协为帝,太后可垂帘听政。

董太后依计,何进就借吕后败政之事,劝董太后不要干政。

两宫大吵,即何后一党与董太后一党。

何进仗权将董太后贬出宫外,宦官大恐。

于是,用金银珠宝离间何进一党。

袁绍就劝何进,立即就把宦官杀尽。

何进便调四方英雄进京,讨伐宦宦。

群雄响应,宦官惶恐。

又求何太后救命,召何进宫。

何进来到嘉德店门,被宦官杀之。

袁绍,曹操等人,于是冲进内宫,欲将宦官杀尽。

十常侍死伤大半,活着的张让等人,便挟持了何后、刘协和刘辩。

卢植见宫中有变,披甲戴戈,救下何后。

张让等人就挟持余下的刘协、刘辩逃到北邙山。

夜更时分,前有群雄,后有追兵。

张让心存胆怯,投河自尽。

恰巧,董卓碰上刘协、刘辩。

他见刘协举止规矩,心生歹念,意欲立刘协为帝,自己则可以独揽大权。

董卓进京,朝堂上开始霍乱朝政。

一波再起!天下又开始大乱…

三国乱世,至此拉开帷幕。

每每读到这里,孙谋都感慨万千。

孙谋是重度三国历史爱好者,责任感极强!

冥冥之中,他感到自己有种使命感:“我似乎不属于这个时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