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宁静的小村庄,阿末背着破旧的书包,拖着疲惫的步伐,缓缓走进院子。
屋里,娇兰正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桌,瞥见阿末回来,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便又自顾自忙活。
阿末像往常一样,低头默默走进她和采婆婆住的屋子。
屋内有些昏暗,采婆婆不在。
阿末放下书包,掏出作业本,想着先完成作业。
可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咕”叫起来,那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阿末抬头望向窗外的院子,微风拂过,送来一阵饭菜的香味,那是家的味道,却又让她觉得无比遥远。
她轻轻叹了口气,默默低下头。
这时,院子里传来采婆婆慈祥的声音:“阿末,出来吃饭了。”
阿末急忙放下手中的铅笔,像得到救赎一般,快步走出屋子。
院子里,夕阳的最后一抹光洒在采婆婆身上。
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微笑着朝阿末递过来。
阿末抬起头,看到采婆婆脸上岁月的褶子,像核桃皮一样,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生活的故事。
她的眼睛炯炯有神,却又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飘忽。
采婆婆又把碗朝阿末递近了些,说道:“孩子,快吃吧,饿坏了。”
阿末接过汤面,那熟悉的温度瞬间传遍全身。
她轻声说了句“谢谢婆婆”,便端着碗走进屋里。
阿末坐在桌前,一边吃着面,一边看着课本。
一碗面下肚,身上渐渐有了力气,心也不再慌乱。
看着眼前的空碗,阿末端起碗,走向灶房。
把碗放在灶台上,她想着得赶紧去做作业,今天一定要早点做完。
天色渐渐暗下来,天边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噬。
阿末终于完成了作业。
她坐在屋外的门槛上,抬头望着夜幕即将降临的天空,星星点点的星光开始闪烁,仿佛在有着遥远的故事。
这时,娇兰背着一捆草,吃力地走进院子。
她的头发有些凌乱,脸上满是疲惫。
元正牵着壮壮和小兰,慢悠悠地跟在后面。
娇兰放下草,拦着小兰和壮壮,粗声粗气地说:“去,洗手去。”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朝屋里走去,没有一个人理会坐在门槛上的阿末。
过了一会儿,采婆婆也回来了。
她神色有些凝重,走到元正身边,低声说了些什么。
元正皱了皱眉,脸上露出不悦的神情。
采婆婆无奈地叹了口气,转身走进屋里,点上了灯。
昏黄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院子里,灯里的火星一闪一闪,在这漆黑的夜里,宛如一道微弱的希望之光。
娇兰和元正坐在他们屋子门口,元正望着采婆婆屋子的方向,压低声音说:“一家六张嘴,再怎么忙活,也攒不下什么钱。”
娇兰嘴角抽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恶狠狠地说:“把那个小贱种赶出去,看着就心烦。”
元正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她要是不傻,听到我们这么说,估计自己就走了。”
“呸!赶快让她滚,我连一个眼角都不想看到她。”娇兰气得声音都提高了几分。
元正望着采婆婆屋子窗户映出的灯光,悠悠地说:“赶出去吧,能怎么样?破屋、烂柴堆,就是她该去的地方。说不定,还能被人领走呢。”
娇兰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领走就好了?”
元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被领走,过几年,人家找上门来,还得感谢我呢!”
娇兰脸上的愤怒渐渐被微笑取代,说道:“八岁行不行?现在这孩子,八岁也能做点事了。”
元正点点头:“都让人领走了,行不行,她以后就知道了。”
随后,娇兰和元正又低声细语起来,不知道在谋划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娇兰突然大声说道:“明天,赶快给我赶走,一眼都不想再看到了!”
说完,两人便不再说话,院子里又恢复了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这压抑的氛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