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言辞恳切:“田公公,您的担忧我完全理解。我向您保证,进宫之后我定会小心翼翼,绝不大声喧哗、四处乱闯。就算不幸被人发现,我也定不会说出您的名字,所有责任我一人承担。”他单膝跪地,表达自己的诚意。此刻,他的心跳再次加速,他期待着田公公的答复,那是太原城的希望所在。
田公公犹豫了许久,最终长叹一口气:“罢了罢了,看在和张家以往的交情上,就帮你这一次。不过得等到深夜,巡查侍卫换岗间隙,我再带你进去。”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那是被说服后的无奈与疲惫。
夜幕深沉,万籁俱寂。田公公带着身着小太监服饰的李昂,悄悄从皇宫一处偏僻的角门进入。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拉出两人长长的影子。田公公走在前面,脚步轻盈而谨慎,李昂则紧紧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每走一步,他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皇宫内的夜晚静谧而神秘,偶尔传来几声夜鸟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
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尽量避开巡逻的侍卫。田公公一边走,一边低声对李昂说:“陛下这几日都在养心殿安睡,咱们就去那儿。记住,千万别出声,一切听我指挥。”李昂轻轻点头,用眼神示意自己明白。此刻,他的神经紧绷到了极点,仿佛一根随时都会断裂的弦。
就在快要到达养心殿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是一队巡查侍卫。田公公脸色微变,迅速将李昂拉到一旁的阴影处,示意他屏住呼吸。李昂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不自觉地握住了剑柄,他紧张地看着前方,大气都不敢出。阴影中,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响亮。
侍卫们逐渐靠近,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李昂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田公公低声说道:“别慌,听我指挥。”李昂微微点头,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的手心已满是汗水,紧紧握住剑柄的手也变得有些湿滑。
待侍卫们走近,田公公突然走出阴影,咳嗽一声,说道:“哟,这不是刘统领吗?这么晚还在当值呐。”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笑意,试图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那是伪装出来的笑容,也是为了应对危机的笑容。
为首的刘统领停下脚步,拱手道:“田公公,这么晚了您这是?”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打量着田公公和他身后的李昂。他的目光在李昂身上停留了片刻,那是警惕的目光。
田公公笑着说:“这不,新来了个小太监,我带他熟悉下夜里宫中的规矩,免得以后犯错。”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悄悄塞到刘统领手中。他的动作迅速而隐蔽,生怕被其他人发现。
刘统领掂量了一下银子,脸色缓和了许多,笑着说:“田公公费心了,您忙,我们继续巡查。”说完,便带着侍卫们离开了。李昂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对田公公的机智和果断佩服不已。
待侍卫们走远,田公公和李昂才松了一口气,继续朝着养心殿走去。一路上,李昂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对田公公的机智和果断佩服不已。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激,感激田公公的帮助,也感激命运的眷顾。
终于来到了养心殿外,田公公指了指殿门,对李昂轻声说:“进去吧,我在这儿给你把风,速去速回。”李昂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然后趁着夜色,轻手轻脚地进入了养心殿。
殿内烛光摇曳,皇帝正坐在案前,眉头紧皱地看着奏章。李昂快步上前,跪地行礼后,起身急切地说:“陛下,如今大金十万铁骑已兵临太原城下,形势万分危急,为何朝廷至今未有行动?”他的声音虽然压低了,但在寂静的养心殿内依旧显得格外清晰。此刻,他的心跳再次加速,他期待着皇帝的回应,那是太原城的希望所在。
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抬眼瞧见身着小太监服饰的李昂,瞬间警惕起来,喝道:“你是何人?为何不受传召就贸然进来?”皇帝一边说着,一边迅速抽出挂在一旁的佩剑,剑尖直指李昂,眼神中满是戒备,又仔细打量着李昂,质问道:“朕瞧你眼生得很,快报上名来!”皇帝的声音威严而愤怒,在养心殿内回荡。
李昂赶忙单膝跪地,朗声道:“陛下息怒!臣乃武林盟主李昂,实因太原城危在旦夕,等不及正常传召程序,才出此下策。太原守将王将军告知,战前守军多次被调,如今兵力严重不足,臣怀疑朝中恐有奸臣与金国勾结。”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丝毫没有因为皇帝的威严而退缩。此刻,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说服皇帝出兵支援太原城。
皇帝眉头紧皱,剑虽未放下,但神色稍缓,语气中仍带着怀疑:“武林盟主?你说朝中奸臣勾结外敌,可有证据?这等大事,可不能信口雌黄。”他的眼神紧紧盯着李昂,试图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破绽。皇帝的目光犀利如鹰,仿佛要穿透李昂的内心。
李昂诚恳地说:“陛下,臣暂时虽无确凿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此事绝非空穴来风。战前守军异常调动,致使太原兵力空虚,大金又恰在此时进攻,时间太过蹊跷。臣一路赶来,听闻不少百姓传言,都说有不明身份之人在边境频繁活动,与金国往来密切。”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皇帝的表情,希望能得到他的认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皇帝能够相信他的话。
皇帝听后,缓缓放下剑,坐回椅子上,神色无奈,长叹一声:“李盟主,你有所不知,朝中大臣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求和,有人主张抵抗,朕也难以抉择。贸然出兵,若战败则后果不堪设想;若求和,又恐失了民心,遭千古骂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作为一国之君,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皇帝的脸上写满了忧虑,那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李昂向前一步,言辞激昂:“陛下,求和实非良策。今日求和,明日金国便会索要更多,中原百姓将永无宁日。太原乃中原门户,一旦失守,金兵长驱直入,大宋江山危如累卵。我等武林中人虽力量微薄,但已与太原守军紧密合作,严阵以待。只要朝廷派遣援军,军民一心,定能击退金兵。”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感染力。他的双手紧握,仿佛在向皇帝展示他的决心。
皇帝沉思良久,目光紧紧盯着李昂,问道:“你凭什么让朕相信,你们武林与太原守军能守得住太原?”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毕竟战争不是儿戏,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皇帝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审视着李昂的自信与决心。
李昂挺直腰杆,自信满满:“陛下,武林各派虽分散各地,但在国家大义面前,众志成城。少林武僧、武当弟子、峨眉女侠等皆已响应号召,奔赴太原。他们武艺高强,心怀家国,定能与守军并肩作战。而且,我们已在太原城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布置陷阱,只等金兵到来。”他详细地向皇帝阐述了他们的防御计划,希望能让皇帝放心。他的声音坚定而自信,仿佛在向皇帝描绘一幅胜利的画卷。
皇帝微微点头,神色逐渐缓和,眼中多了几分信任:“李盟主,朕信你这一回。朕决定明日朝会便向大臣们说明支援太原的意愿,即刻筹备援军,同时派人彻查奸臣之事。”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希望,那是对胜利的希望,也是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李昂心中大喜,跪地叩谢:“陛下圣明!有朝廷支援,太原无忧,中原无忧!”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昂深知,接下来的每一刻都至关重要,这场关乎中原命运的战争,不仅需要武林的力量,更需要朝廷的全力支持和内部的清明。他带着满心的期待和责任,离开了养心殿,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