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多大了?”

“啊,我刚满25岁呢!”

方菡菁很是不解,自己的年龄跟这事儿有什么关系?

前面一个问题还没得到回答呢,话题就这么跳过去,不会是打算把自己介绍给哪家的孩子吧?

不要!绝对拒绝,单身生活更加潇洒自在!

本来站在林教授身边的刘雅娟缓缓走了过来,轻轻地搭上了方菡菁的胳膊。

“找你来之前我们就已经确认过你的资格,你是完全符合参赛标准的。

这项比赛对参赛者的背景没有要求,有能力就能来参加。

只是参赛选手年龄需要在30岁以下。”

“通常情况下,30岁以下的人多数仍在学校里念书,这就让人觉得这个比赛只有学生们才能参加。”

一般来说,在30岁之前的年轻人在这个领域大多还没有显着的成绩,大部分刚刚完成博士学业。

就数学这门学科来讲,这时候才刚开始接触深入研究,尚未达到可以为国出战的标准。

但这场比赛设立这样的规定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这场国际性的数学竞赛设置30岁的年龄门槛,主要有以下几个考虑:

1. 筛选潜力股:限定在30岁以下参赛者,旨在关注那些年轻且具备创新力与才华的新秀们。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发掘更多潜在的天才人物,从而为未来的数学研究领域培育更多杰出人才。

2. 促进科研激情: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30岁以下年轻学者,正是他们最富有活力、热衷于科学研究的最佳时期。

3. 增进跨国界合作:各国之间通过邀请30岁以下的年轻人加入到比赛中,这些人代表的是新时代的力量,拥有各自独特的文化传承及学术传统背景。

总的来说,选择这些极为优秀的年轻人不仅因为他们拥有足够时间去探索未知领域,还因为聚集在一起时更容易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这样能够极大推动整个数学领域的进展,并有助于世界各地相关科研工作的深化与发展。

说完之后,刘雅娟用一种钦佩的目光望着方菡菁,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年少时期的自己,只不过那时的她可不如现在的方菡菁这般光芒万丈。

就在三人聊天时,旁边又陆续围上来几位清北的其他教授——他们是这里的同僚。

对于邀请方菡菁参赛这件事情,在场的其他同事们都已经知情了。

此时,方菡菁就像是焦点人物一样,被一群老前辈围绕着畅所欲言。

“真是少年英雄出我辈啊,跟你们聊天真看不出我们有什么隔阂呢。”

虽然不认识正与自己说话的人是谁,但从对方与林教授相熟的样子看,他们肯定是旧识无疑。

“既然跟你们沟通顺畅那就证明我们心态还不老哦,对不对,林老师?”

眼前的这一幕简直像是追星现场,方菡菁如同站在舞台中央一般接受来自四周老专家们敬佩的目光。

而周围的老先生们大多数都是为了向她请教专业领域内难以攻克的问题而来。

此刻大家都把方菡菁当作是活字典一般存在,遇到难题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似的问个不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