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生活的新挑战
当春天的暖阳终于毫无保留地倾洒在京城的每一寸土地,彻底将冬日那凛冽的寒意驱赶得无影无踪时,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像是从漫长的沉睡中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勃勃生机。大街小巷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潮水般涌动,人们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热切期待,褪去了厚重棉衣的他们,换上了轻薄、色彩鲜艳的春装,仿佛也在迫不及待地拥抱这美好的季节。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缕缕的花香和泥土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傻柱和娄晓娥满怀憧憬,全身心地投入到春季特色菜品的筹备之中。天还没亮,整个城市还沉浸在一片静谧的夜色里,傻柱就已经精神抖擞地出发了,目标是京城最大的菜市场。一踏入菜市场,嘈杂的喧闹声瞬间将他包围,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新鲜的食材,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傻柱在摊位间穿梭自如,眼神中透着专注与执着。他拿起一根春笋,轻轻一掰,只听 “咔嚓” 一声清脆的断裂声,那声音仿佛是春天奏响的美妙音符,他满意地点点头,小心翼翼地将春笋放入菜篮。挑选香椿时,他微微俯下身,凑近仔细闻了闻,那股独特而浓郁的香气让他瞬间确定,这就是他苦苦寻觅的食材。他一边挑选,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新菜品的烹饪细节,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已经看到了顾客们品尝新菜时满足的表情。
回到餐厅,傻柱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迫不及待地一头扎进了厨房。他熟练地将春笋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又切好鲜嫩的肉丝,随着 “呲啦” 一声,肉丝入锅煸炒,瞬间,厨房里弥漫起了春笋的清香和肉丝的鲜香,两种香味相互交融,勾人食欲。娄晓娥在一旁默默地帮忙打下手,她看着傻柱专注投入的模样,眼中满是爱意与温柔。“柱子,你说咱这春笋炒肉和香椿炒蛋,真能像咱们预想的那样,受到顾客的热烈欢迎吗?” 娄晓娥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傻柱头也不抬,手上的动作不停,自信满满地说道:“晓娥,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这一身的厨艺可不是白练的,这么多年的功夫还能差了?再说了,今天这些食材可都是我起大早、精挑细选出来的,绝对新鲜、品质上乘,肯定没问题!到时候顾客们吃了,指定得竖起大拇指!”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新菜品满怀期待地推出后,却接二连三地遭遇问题。一位经常光顾的老顾客,吃完春笋炒肉后,皱着眉头,一脸认真地对傻柱说:“柱子啊,你这菜的味道确实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可这春笋怎么感觉有点老啊,嚼起来费老劲了,不太对味儿啊。” 傻柱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连忙满脸歉意地解释道:“实在不好意思啊,大爷,是我没把好关,可能是今天的春笋没选好,您放心,我马上想办法改进,下次一定让您吃到最鲜嫩的春笋炒肉!” 还有顾客反映,香椿炒蛋的味道太淡了,完全没有突出香椿那种独特而浓郁的风味,吃起来就像普通的炒蛋。
傻柱和娄晓娥得知顾客的反馈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赶紧凑到一起商讨解决办法。娄晓娥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后说道:“柱子,依我看,咱得下大力气重新挑选供应商,一定要保证春笋和香椿的新鲜度和品质,这是菜品好吃的基础。另外,在烹饪的时候,咱们可以适当多加点调料,突出香椿的独特味道,让顾客一吃就能记住。” 傻柱听后,不住地点头,连声说道:“行,晓娥,就按你说的办!咱可不能让顾客失望,砸了咱餐厅的招牌。” 于是,傻柱开始四处奔波,打听新的供应商。他不辞辛劳,一家一家地走访、考察,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一家能稳定提供优质春笋和香椿的农户。同时,他在烹饪过程中,仔细调整调料的用量,反复试验,终于让香椿炒蛋的味道变得浓郁醇厚,完美地突出了香椿的独特风味。
四合院这边,新年那热闹喜庆的氛围还在空气中弥漫,大家又开始热火朝天地计划起春季的活动。这天,易中海站在院子中央,清了清嗓子,大声提议道:“我琢磨着,咱可以搞一场春季运动会,这既能让大伙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多好的事儿啊!” 这个提议一出口,立刻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赞同,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可。可没想到,在项目设置上,众人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刘海中满脸兴奋,第一个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啊,咱就得多设置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像拔河、跳绳这些,大家都熟悉得很,参与度肯定高。大伙一起热热闹闹地拔河,那场面得多带劲啊!” 阎解成却不屑地撇了撇嘴,反驳道:“二大爷,都什么年代了,您还守着那些老掉牙的项目呢。现在外面都流行一些新的运动项目,像三人篮球、飞盘之类的,多有意思、多时髦啊,咱们也得跟上时代的潮流,别老是一副老古板的样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
贾张氏坐在一旁,又开始冷嘲热讽起来:“搞什么运动会啊,累得个半死,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家歇着,享享清福呢。” 聋老太太听到这话,眉头一皱,拿起拐杖用力敲了敲地面,大声说道:“都别吵啦!大家都是为了院子好,出发点是一致的。我看啊,传统项目和新项目都设置一些,这样老老少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都能参与进来,多好啊。” 众人听了老太太的话,觉得十分在理,便纷纷停止争吵,开始讨论具体的项目和比赛规则。
就在大家积极筹备运动会的时候,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购买运动器材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可四合院的公共经费有限,根本不够。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精打细算地提议道:“要不,咱们大家凑凑钱吧,每个人出一点,积少成多,总能把这器材钱凑齐。” 贾张氏一听,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凭啥要我出钱啊?我又不参加,我可不想花这冤枉钱。” 秦淮茹耐心地劝说:“张奶奶,这是大家一起的活动,是为了让咱们院子更热闹、更团结,您就出点吧,也花不了多少钱的。” 可贾张氏还是不答应,双手抱在胸前,态度坚决:“我说不出就不出,你们别想劝我。” 场面一度陷入了僵局,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傻柱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要不这样,我先出一部分钱,剩下的大家再凑凑。等以后院子里有了其他收入,再把钱还给我就行。都是一个院子里的邻居,大家别因为这点事儿伤了和气。” 众人听了,纷纷表示赞同。在傻柱的带领下,大家你一百、我五十地凑起了钱,很快就凑齐了购买运动器材的费用,春季运动会也得以顺利筹备下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