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生活的挑战与突破

春天的暖阳像是温柔的使者,丝丝缕缕地洒落在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上。曾经被积雪覆盖的大地,如今冰雪消融,泥土散发着清新而湿润的气息,那是春天独有的味道,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街边的柳树像是被大自然施了魔法,嫩绿的新芽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少女的发丝,又像是在与春风低语,讲述着春天的故事。街头巷尾,人们纷纷褪去了厚重的冬衣,换上了轻薄、色彩鲜艳的春装,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期待,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整个京城都沉浸在春天的喜悦之中。

傻柱和娄晓娥满怀憧憬,全身心地投入到春季特色菜品的筹备工作中。为了寻觅到最为鲜嫩的春笋和香气浓郁的香椿,傻柱天还没亮就起身,简单洗漱后,便匆匆奔赴京城最大的菜市场。此时的菜市场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菜贩们扯着嗓子,热情地推销着自家的新鲜蔬菜,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材,让人目不暇接。

傻柱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和摊位之间,眼睛紧紧盯着春笋。他拿起一根春笋,仔细端详着,轻轻一掰,伴随着清脆的断裂声,春笋露出了鲜嫩的内里,他满意地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将春笋小心翼翼地放入菜篮。接着,他又来到香椿摊前,俯下身,凑近闻了闻,那股独特、浓郁的香气瞬间钻进他的鼻腔,让他确定这就是他苦苦寻觅的食材,于是又挑选了几大把。

回到餐厅,傻柱就像一位即将上战场的战士,迫不及待地钻进厨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菜品的研发中。他将春笋熟练地切成小段,动作干脆利落,每一刀都像是在雕琢一件艺术品。随后,他又切好鲜嫩的肉丝,将锅烧热,倒入油,待油微微冒烟,便将肉丝下锅煸炒。瞬间,厨房里弥漫起一股诱人的肉香。接着,他放入春笋段,继续翻炒,春笋的清香与肉丝的鲜香相互交融,让人垂涎欲滴。娄晓娥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眼神中满是爱意,她时不时地递上调料,帮忙打下手。“柱子,你说这春笋炒肉和香椿炒蛋能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受欢迎吗?” 娄晓娥轻声问道,眼中带着一丝担忧。傻柱头也不抬,手上的动作不停,自信满满地说:“晓娥,你就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我这手艺可不是吹的,这么多年的大厨可不是白当的。再说了,这食材都是我精挑细选的,肯定没问题!”

然而,当他们满怀期待地将新菜品推向市场后,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有顾客皱着眉头反馈,春笋炒肉的味道太淡,完全没有突出春笋的鲜美,就像一道普通的家常菜,让人有些失望。傻柱听到反馈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回到厨房,重新调整调料的用量。他尝试加入一些自己特制的酱料,那是他多年来积累的秘方,由多种香料精心调配而成。再次炒制后,香味更加浓郁,味道也变得更加醇厚。可还没等他松口气,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有顾客抱怨香椿炒蛋的香椿不够新鲜,口感发柴,严重影响了整道菜的品质。傻柱和娄晓娥顿时紧张起来,他们赶紧检查剩余的香椿,果然发现部分香椿已经有些蔫了,失去了原本的鲜嫩。他们立刻联系供应商,语气中带着焦急和不满:“你们这是怎么回事?送来的香椿不新鲜,这让我们怎么做生意?赶紧给我们换一批新鲜的,不然这合作可就没法继续了!” 供应商连连道歉,并承诺尽快送来新鲜的香椿。

经过一番努力,菜品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顾客们对新菜品的评价越来越好,餐厅里的生意也愈发红火,每天都座无虚席,欢声笑语不断。傻柱和娄晓娥决定趁热打铁,推出春季套餐,将春笋炒肉、香椿炒蛋与其他春季特色小菜,如清炒豌豆苗、凉拌菠菜等搭配在一起,还贴心地准备了一份春季特饮 —— 蜂蜜柚子茶。这一举措吸引了更多顾客前来品尝,餐厅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四合院这边,随着春天的气息愈发浓郁,大家开始计划春季踏青活动。易中海站在院子中央,扯着嗓子喊道:“大伙都过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这春季踏青的事儿。” 众人纷纷围拢过来,有的搬着小板凳,有的嗑着瓜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秦淮茹笑着提议:“我觉得咱可以去郊外的公园踏青,那儿风景优美,空气清新,还有大片的草地和盛开的野花,特别适合大家放松身心,感受春天的美好。” 这个提议一出口,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认可,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但在出行方式上,却产生了分歧。刘海中双手背在身后,迈着方步,一本正经地说:“我觉得应该坐公交车去,公交车线路多,直接就能到公园门口,多方便啊,还能省不少钱呢。咱们这一大家子人,坐公交车能省不少开销呢。” 阎解成一听,连忙反驳道:“二大爷,您这想法可不对。坐公交车太挤了,大家都带着吃的喝的,大包小包的,多不方便啊。我觉得咱们包一辆大巴车,这样大家能坐在一起,还能在路上聊聊天,玩玩游戏,多有意思啊,也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气氛也变得有些紧张。

贾张氏坐在一旁,翘着二郎腿,撇着嘴冷嘲热讽:“踏什么青啊,在家待着多舒服,出去还得花钱,又是车费又是吃喝的,真是吃饱了撑的。” 聋老太太一直静静地听着,这时她实在忍不住了,用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大声说道:“都别吵了!出去踏青是好事,大家商量着来。我看啊,包大巴车虽然贵点,但是大家能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啊。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的,出去玩就是图个开心。” 众人听了老太太的话,觉得有道理,便决定包一辆大巴车。

就在大家为踏青活动做准备时,又出现了新问题。大巴车的租金比预计的要高一些,超出了大家的预算。阎埠贵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皱着眉头提议:“要不大家再凑点钱,咱们都已经决定包大巴车了,可不能因为这点钱就放弃了。” 可贾张氏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我才不出钱呢,我本来就不想去,是你们非要搞这活动。我可不想花这冤枉钱。” 秦京茹耐心地走上前,拉着贾张氏的手说:“张奶奶,大家都去,您也一起去散散心嘛。就出这点钱,也不多,大家一起出去玩多开心啊。您也很久没出去走走了,出去看看春天的美景,心情也会好很多。” 贾张氏还是不答应,双手抱在胸前,把头扭到一边,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