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眼弯弯,笑容里透着灵动与朝气,身着一袭改良后的儒裙,既保留了传统服饰的典雅,又融入了几分现代的利落,显得清爽又不失端庄。

朱元璋见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笑着点头,抬手示意她起身,“悦宁,今日咱特意带小李和小牛来,瞧瞧你和镜静把这女子学院办得怎么样了。”

朱悦宁引领着三人在学院内漫步参观,同时有条不紊地介绍着,“父皇,学院里的女学员们个个都十分努力上进。”

“在教学方面,我们不仅传授各类知识,还着重培养她们的独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目前学院只招收了200名女子,人员构成一半是军户或者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另一半则来自勋贵官员之家。”

她神色稍显忧虑,继续说道:“不过,在学院成立这短短二十来天里,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就比如,勋贵家的女子骨子里瞧不上当官家的女子,而当官家的又对百姓家的姑娘心生嫌弃。”

“倒是勋贵和军户家的女学员,因父辈大多是军中袍泽,还能融洽相处。”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当官的觉得百姓没文化,虽然心里对勋贵也有些瞧不上,可碍于对方家族的爵位,不敢轻易表露出来。”

李奥微微皱眉,“大明现在这种门第观念确实不太好,会影响学院里的团结和大家的学习氛围。”

牛晓乾点头附和:“是啊,本来大家都是来学习提升自己的,不应该被出身束缚。”

朱元璋神色凝重,看向朱悦宁:“悦宁,面对这种情况,你们是如何处理的?”

朱悦宁认真道:“父皇,我和镜静姐姐已经着手处理这个问题了。”

“我们先是分别找不同出身的学员谈心,了解她们的想法。”

“之后组织了几场特别的课程,像是共同完成一幅大型刺绣作品,或者一起制定校园活动策划。”

“在合作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彼此帮助,慢慢打破了隔阂。”

“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我们深知,这种观念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引导。”

“而且,为了进一步消除这种因出身带来的差异感,我找母后求来了钱财,给学员们做了统一的校服。”

“大家穿上一样的衣服,站在一起,身份的差距被弱化,彼此间相处也更自然了,更愿意交流和互相学习。”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赞许的神情,“做得不错,继续坚持。”

“女子学院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女子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提升自己,不能被这些世俗的观念阻碍。”

就在他们说话的间隙,已经来到了一间教室前,教室里正在进行算术课程的教学。

只见女学员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解,不时低头在纸上计算着。

朱悦宁指着一位正在认真答题的军户家女孩,“她叫阿秀,虽然之前没怎么接触过算术,但学习特别刻苦,现在已经是班上的佼佼者了,很多勋贵家的学员都很佩服她。”

“统一的校服也帮了阿秀不少忙。以前她因为穿着朴素,在同学们中间难免有些自卑,总是默默坐在角落里。”

“现在穿上和大家一样的校服,那种因穿着产生的差距感没了,整个人自信多了,学习也更有劲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李奥看着阿秀专注的神情,不禁赞叹道:“这孩子眼中的那股子求知欲,真是难得。”

“看来这女子学院,确实给了像阿秀这样的女孩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牛晓乾点头附和:“是啊,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打破阶层的壁垒,让每个有梦想的人都有绽放的可能。”

“统一的校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这种改变,让大家从外在到内心都更趋向平等。”

朱元璋眼中满是欣慰:“不错,看到这些孩子努力学习,咱这心里很是宽慰。”

“悦宁,一定要给这些勤奋好学的学员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朱悦宁认真地点点头:“父皇放心,学院一直都很关注学员们的学习情况,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员,会给予学习资料和文具的奖励,激励她们继续进步。”

接着,朱悦宁又带大家来到了医护室,隔着窗户,就看到老五朱橚和朱镜静正教着女学员们医护知识。

屋内,朱橚手中拿着一株草药,详细地讲解着它的功效和用途,朱镜静则在一旁协助,展示着如何用草药处理伤口。

女学员们围坐在一起,眼睛紧紧地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时不时提出问题。

朱悦宁介绍道:“五哥和镜静姐姐为了这医护课程费了不少心思,不仅亲自编写适合我大明的教材,还命人寻找草药样本,让姐妹们能更直观地学习。”

“现在姐妹们已经掌握了不少基础的医护技能,像简单的包扎、止血,还有常见病症的识别和应对。”

这时,一位女学员正在尝试为假人包扎伤口,手法虽然略显生疏,但十分认真。

朱镜静在一旁耐心指导,不时纠正她的动作。

朱元璋静静地看了片刻,不禁感慨道,“这医护知识可是关乎百姓生死的大事,人命关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