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看着周围这些人,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他,满脸期待,实在没办法,只好上了车。群臣前呼后拥,簇拥着禹的车驾回朝。这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儿呢?咱们下回接着说。
胡五峰评论道:读了五帝的故事,才知道圣人对百姓的恩泽有多深远。后世有些人,只是在一时一地立了点功、做了点好事,人们就会追念他的恩情,还给他立庙祭祀。可这几位圣人,他们的功劳可是惠及天下千秋万代,却连个后人继承香火、建个宗庙,享受后世春秋祭祀的待遇都没有。唉,真是让人感慨啊!
话说禹可是黄帝的亲孙子,黄帝生了昌意,昌意又生了颛顼,颛顼生下鲧,鲧娶了有莘氏的女儿修己。修己有一回瞧见流星划过昴宿,晚上做梦梦到和星星接触,就这么怀上了。怀胎十二个月后,在尧戊戌五十八年六月初六,在僰道的石纽村生下了禹,禹姓姒。
禹这人呐,头脑机灵,做事勤快,品德高尚,从来不会违背正道。他为人仁爱,大家都愿意亲近他,说话也特别靠谱,让人打心眼里信服。他的声音就跟那钟律一样,标准又好听,一举一动都能当作大家的行为准则。
禹都三十岁了还没娶亲呢。有一次,他走到涂山寿春,心里琢磨着,年纪也不小了,别耽误了终身大事。于是就对着老天祈祷说:“我要是该娶亲了,就给我点征兆吧。”嘿,还真神了,马上就有一只九尾白狐跑到他面前。禹一看,心里乐开了花,说:“白色,是我喜欢的颜色;九尾,那可是帝王的象征啊。”
涂山的老百姓听说了这件稀奇事儿,都觉得这是大吉之兆,还编了首歌来唱:“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子室家,我都攸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意思就是这白狐又温顺又漂亮,九条尾巴又大又威风,咱们这儿来了贵客,以后肯定会繁荣昌盛。
这么一来,禹就娶了涂山的女子,名叫女侨,后来还生了个儿子叫启。
舜帝驾崩之后,禹为了避开舜的儿子商均,跑到阳城躲了起来。可大臣们和诸侯们都不认可商均,一心拥护禹。于是在丁巳年夏天四月,禹接受了舜的禅让。
禹以金德称王,把都城定在安邑,国号叫夏。他沿用了有虞氏的一些制度,不过不再称帝,改称王。他封涂山氏虞为王后,立启为太子。把建寅的月份定为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始,崇尚黑色,祭祀用的牲畜也选黑色的,还把黑色当作徽号。他还创作了大夏之乐。
舜帝当初把天下分成十二州,禹即位后,重新把天下分成九州。他收集天下的优质铜,铸造了九个大鼎,按照九州的划分,把各州的地理情况和物产都铸在鼎上。他还划分田地的等级,制定贡税的标准,确定井田制和封建制的界限,把老百姓的生计问题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禹王即位之后,大臣们都来朝贺,大家又是磕头又是行礼,热闹得很。禹王高兴地说:“我打算去南方巡视,在涂山和诸侯们见个面,延续唐虞时期的盛世,推行德政教化,让大家都明白我的心意。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陛下圣明,这主意再好不过了!”禹王听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马上就派人去给南方各镇的诸侯发通知。
以前黄帝发明了车,少昊的时候用牛拉车,现在禹王让奚仲用马拉车,这样就能区分出尊卑等级了。禹王就坐着马车去会见诸侯。
禹王过江的时候,船到江心,突然狂风大作,波浪滔天,一条黄龙从水里钻出来,把船给托了起来。船上的人都吓得脸色惨白,腿肚子直打哆嗦。禹王看着船好像要翻了似的,却不慌不忙,仰起头,大声感叹道:“我禹是受了上天的命令,竭尽全力为老百姓操劳,这就是上天让我为百姓所用啊。活着不过是暂时的寄居,死了才是回归。我又何必害怕这龙呢!”说着,就把黄龙当成小蜥蜴一样,神色自若,一点都不紧张。
说来也怪,那黄龙好像听懂了禹王的话,不一会儿就低下头,垂下尾巴,游走了。禹王的船也顺顺利利地靠了岸。
过了些日子,禹王到了涂山。各路诸侯早就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那儿,恭恭敬敬地出来迎接。都有哪些诸侯呢?全是南方的,一共二十四路,都是羲农时期分封的:有巢侯纪、燧人侯会、神民侯国、黄神侯直、猗帝侯勤、皇覃侯星、次民侯册、启统侯可、大敦侯东、大隗侯正、谯明侯登、黎灵侯仲、冉相侯大、空桑侯礼、涿光侯德、蜀山侯文、泰一侯官、弇兹侯方、吉夷侯阳、巨零侯灿、东户侯变、巫立侯春、钧阵侯远、稀韦侯静。
禹王登上盟坛,随行的文武大臣们左右侍立。诸侯们参拜完毕,禹王清了清嗓子,说:“我向来没什么才能和德行,承蒙先帝把大业托付给我。你们各位都是前朝分封的诸侯,都要遵守先王的盛世之道,一定要施行仁德之政,可别辜负了先君的教化。”
诸侯们听了,都连连点头,齐声说:“谨遵大王教诲!”
禹王接着说:“我德薄才疏,本来觉得自己不足以统一天下,可受了先帝的命令,又承蒙各位诸侯的推举,心里总是不安。现在我在朝堂上悬挂了钟、鼓、磬、铎、鞀这五种乐器,就是为了等待四方有识之士。要是有人能教导我治国之道,就击鼓进来,我一定虚心领教;要是有人能给我讲仁义道理,就敲钟;要是有事情要告诉我,就摇铎;要是有忧患要倾诉,就击磬;要是有官司诉讼,就摇鞀。你们各位诸侯回去之后,也最好设置这些东西,方便百姓向你们反映情况。”
诸侯们听了,异口同声地说:“遵命!”禹王听了,十分高兴,马上吩咐摆开筵席,用醴酪招待诸侯。大家吃得酒足饭饱之后,就各自散去了。
第二天,诸侯们又登上盟坛,整齐地站成一排,向禹王谢宴。禹王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国家,诸侯们谢过恩,就回去了。禹王也整顿车驾,回朝去了。从那以后,南方地区都遵循禹王的教化,一片太平。
禹王巡视回来,在路上看到一群犯人,心里很是关切,连忙下车询问:“你们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呢?”犯人们纷纷哭诉,说自己犯了什么罪,所以才受罚。
禹王听了,眼眶一红,眼泪止不住地流。身边的人都很奇怪,问他:“这些犯人犯了错,就该受罚,陛下为什么要为他们哭泣呢?”
禹王擦了擦眼泪,难过地说:“以前的君主,都以尧舜之心为心,尽心尽力为百姓着想。可我做了君主,百姓们却各怀心思,以至于触犯刑法,遭受这样的刑罚,我心里实在是悲痛啊。”说完,他就吩咐左右,用历山的金子,替这些犯人赎罪,让他们改过自新。犯人们听了,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地,连连磕头,千恩万谢地离开了。这件事就先说到这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