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送信的信差告诉他,“总管大太监叶督主让我给你和叶夫人捎句话。

这次流放的犯人中,有叶夫人出了五服的本家同姓人。也就是司农寺少卿叶选政同族同脉二百三十五口人。”

“哦?”听说有叶辛夷原来的本家那帮人,张骥来了兴趣,“不知这叶家……犯了何事?为何三族同罪?”

二百三十五口人,差不多也就是三族那么多人口吧。

信差道,“这叶家的家主,原本深得圣恩,是户部主事,正六品职衔,听说,如果不犯事儿,就要升任正五品了。

可是,不知道怎么弄的,这位叶大人竟然贪墨了好几年,在前不久被检举了。

这一下,皇帝陛下震怒,命令严查细审,没用多长时间,就查出一连串的高门贵胄。

这次流放的有五家,被押到菜市口砍头的,就有三家。还有被圈禁的,哎哟我的哥老天爷啊,京城现在都风声鹤唳,谁家都夹着脑袋过日子呢。”

张骥见信差这是给足了自己面子,讲解了不少,赶紧从袖笼里取出一大锭银子,足有十多两,当作谢银递给他,“多谢信使大人告诉我这么多。

这样的话,那些流放罪臣来了,我也好知道怎么安排了。只是,这叶家,与叶夫人已经不同于本家了。

连亲戚都算不上,他们未必就敢来找麻烦,请信使大人回去跟总管督主带个话,请他放心便是。”

信使见张骥心里有数了,当下便告辞回辽州郡府知府衙门取回执文书,就返还京城了。

待送走了信使,张骥迫不及待地骑马直奔河西沿村报信儿。

他边走边摇头,“唉,都说富贵滔天日子好过,可也得悠着点儿啊,不然,站的多高,就摔得多重,这叶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实,张骥一个小小的辽阳县县丞,溧阳镇镇厅,哪里知道,京城发生的这一系列地动风云,实际上就是那个钦差小太监回京后带去的。

那钦差小太监在溧阳镇城门口,被付启胜截住威胁,想要利用他回京给慧嫔娘娘捎信儿,诬赖叶辛夷和顾品正等人欺负他们付家。

实际上,也是通过捎信儿这事儿,故意给总管大太监叶明轩挖坑儿,利用钦差小太监违背祖制,给他扣上勾结地方,干预后宫的大罪,然后借机将叶明轩拉下水。

可这位小太监那可不是吃素的,当即就断然拒绝了付启胜的委托,并且当众戳穿了他的阴险算计。

这还不算,回到京城,他就跟叶明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清楚明白,并且提出自己有绝密要要跟皇帝陛下当面上奏。

叶明轩没问他是什么事儿,小太监也照规矩,没说。

于是,钦差小太监被领进了金銮殿,先是告罪,求皇帝陛下治自己死罪。

只是,在治自己死罪之前,他还有绝密要事禀奏,容他说完在斩不迟。

皇帝陛下没听明白,不怒自威地看着小太监,淡淡地道,“你在外面惹了什么祸,还是死罪?”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