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瑞从小没有哥哥学习好,,就像大多数普通孩子一样,脑袋瓜子没有那么聪明,对学习也没有多少热情。知道学习是必须做得,别人都念补习班,自己去念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去念,也没那么心甘情愿!

结果就是孩子想尽办法能多玩一会儿,就绝不多做一道题。生活上也是能不干活儿就不干活儿,更何况家里也没什么活儿需要他干。谈不到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成都,但是一切家务与他无关倒是真的。尤其是初二之后,他生活的全部都是学习,可每天也不知道学了什么,也不知道这些知识以后有什么用。

李晨萱总给小儿子讲,在天津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当学生已经很幸福了。你一个中考的学生、高中的学生,我只是要求你在学校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后作业,线下去上补习班,把补习班的作业也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这很难吗?这在很多省市,是一个小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内容。人家幼儿园都开始天天打各种卡,小学就学到11点以后,初中十二点前就没睡过觉,像你这样高中还有时间打游戏的,应该知足!

宋子瑞偶尔也小声抱怨母亲:“小时候爷爷奶奶也没这么要求我,我在班里学习成绩也不差,你从北京回家之后盯着我学习,我这成绩越来越不行了。”

李晨萱说,高中和初中能一样吗?谁在小学还不是个好学生,初中还不是个中上等。可到了高中,凡是考上高中的,尤其是在和平区念高中的没有几个是不拼211和985的。不盯着你,你能有现在的名次?你到时连个一本都考不上。

宋子瑞讲不过亲妈,心里是不痛快的。尤其是这种一本鄙视论,让他总觉得压力山大。他觉得自己就算是把时间都占满,也不知道能考什么大学,就算是考上了211这种大学,也不知道未来能干什么。现在的高中生从网络中掌握信息比大人都多,也会看一些社会新闻和评论。现在985以外的学校都不好找工作,就是考进了985也得看专业,选的专业四年后还能不能吃香,谁也不知道。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宋家小孙子的想法变了。他觉得念大学真的很有用,毕竟如果小姑没有上大学,没有学软件开发专业,她也不能把公司开起来。就算人家给小姑项目,她也不会干。而且选错专业也没有关系,最近一个很牛的导演,以前是学医的后来自学了动画,拍了很厉害的电影。事实证明,学习能力就是在不懈坚持中培养出来的。另外,他的懒惰也被整个家庭氛围给消化掉了。全家就几乎没有一个闲人,老人们在保证身体的前提下,也是每天马不停蹄。他一个青少年懒得生蛆,都不好意思上桌吃饭。

现在李晨萱也没时间盯着老二写作业了,她就拿个电脑坐旁边忙自己的,老二的手机跟她的都放在一起坐冷板凳,谁闲着,谁假装忙活,一目了然。而且,宋子瑞也想改善爷爷奶奶的生活环境,以前家里只有他们四个人,住的房子是大是小根本没什么感觉。现在觉得家里的人多起来了,他生平第一次对大房子有了憧憬和渴望,甚至希望自己赚钱后可以实现家里宝宝们的尿不湿自由。

缺什么就会想什么,什么都不缺就产生不了欲望,这大概就是现在如今小孩子们的通病。苦自己不能苦孩子,穷自己不能穷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条件都去富养孩子。一个孩子的家庭比较多,最多两个孩子到头了,所以普通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养出富二代来。

现在,老宋家的人手不够用,高中生回家除了学习也得干活儿。大小伙子正是出力长力的时候,干点儿活不仅不影响学习,反而能换换脑子,减轻压力。听听大人们念叨念叨生活的不易,他们反而接到了地气,比去心理咨询效果更好。

一周有总有那么两天,宋喜乐也会把儿子带到公司里去。现在公司除了李浩轩,又招了一个孩子妈妈。张美旭今年三十岁,家里有个两岁的孩子,老公是军人在云南服役。她自己和妈妈在天津生活。不久前孩子姥姥去世了,以前老人的退休金还能补贴一下生活,现在就只能靠老公的工资养一家三口和远在农村的公公。

张美旭等孩子大一点就开始找工作,她的开发能力是很好的。生孩子在家休息了一年半,除了带孩子也会上网继续学习。可是这种情况,没有公司愿意请她,哪怕薪酬已经降到很低了,对方也不敢尝试。

找到了工作, 平时孩子妈妈就把孩子放在邻居那里寄养,家里的房子还欠着一百多万的贷款,她急需找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宋喜乐一开始也不想要,可是这位姐姐在招聘网站上契而不舍地给自己争取一次机会,后来干脆把薪资要求降到了很低很低。

宋喜乐想到自己和嫂子找工作时的情形,她和李晨萱商量了几次,最后决定给对方一次机会。明明经验能力都没问题,就因为多了一个孩子,就跟低人一等似的,何必呢?

这一用还真的物超所值,孩子妈妈是个熟手,上来就能干活儿,比沈月的前端界面做得还漂亮,而且交代的工作,她会先想怎么跟其他人配合再写自己的内容,一看就是非常有经验且有责任感的前端工程师。她不仅精通前端,sql也非常熟练,这简直就是捡到宝了。

可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孩子病了,张美旭就得请假,而且小孩子如果病了,一天肯定完不了事儿。孩子妈妈也不知道孩子什么时候会生病,反正这么大的孩子就是经常生病,有时到了公司还被叫了回去。托管的邻居人家也承担不了孩子生病的责任,孩子一点小问题,也赶紧把妈妈叫回去。

张美旭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孩子好了,她又病了。宋喜乐在电话里说气话:“你抱着孩子来上班吧,这样急死你,我也得急死。”

第二天,张美旭就真抱着孩子来上班了。她说:“其实我早就想把孩子抱公司来了,反正飞飞也总来,正好有个伴儿。”

宋喜乐说:“你儿子病了,回头再传染我儿子?”

张美旭说:“孩子好了,我才敢抱来的。”

笑笑的婴儿床就在总经理办公室里,两个小孩睡在一起有点挤,但是坐下来一起玩还是可以的。宋喜乐灵机一动,干脆买了儿童护栏,里面铺上泡沫垫子,两个小孩子玩累了就吃,吃饱了就睡,吃睡玩之间,完成了最早的社交活动。这样一来,张美旭连托儿费都省了,她干脆就在公司加班到老晚,反正回家也是自己跟孩子,还费电,还寂寞。

这样,大家都在公司加班,谁起来上厕所,喝水,吃点点心的功夫,都能帮着照看一眼孩子。 别人不知道,宋喜乐和李晨萱最有体会,如果能把看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孩子妈妈就是最珍惜工作、最敬业、最有责任感的一批人。

李昊轩更不着急回学校。实习就不是赚钱的时候,实习的时候就是要玩命儿多学东西,如果看着实习费决定干多少活,那是算不过账来的猪脑壳。他身边还真有这样的同学,花几万报补习班行,学英语行,但是实习的时候觉得薪酬低,就爱干不干混公分,不知道他们是聪明还是愚蠢。

实习生和孩子妈妈都不着急回家,也都不要加班费,宋喜乐索性晚饭也都管了,反正除了他和嫂子是有家有业的,其余回去都是自己一个人,他们在公司一起吃饭还热热闹闹。

李浩轩大小伙子没关系。张美旭回家时,宋喜乐要不就自己开车送,要不就给报销打车费。公司一共五个人,三个股东,一个实习生还有一个找不到工作的孩子妈妈。外加一个兼职的张冀,下班后也经常来公司加班,也会带孩子。六个人加班加点,在写字楼里灯火通明竟然把项目的一期拿下了。

收了一期的尾款后,二期的合同也被宋喜乐谈下来了。她现在的工作除了开发,最主要的精力都在商务上了。张冀说媳妇现在也是复合型人才了,不仅能干技术,还能做销售,大舅妈本来素质就高,又能做技术,还能做咨询,你们两个中年少女进步真大。我比你们进步明显慢了。

宋喜乐说:“以前书上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只具有一种性质、只限于一定的用途。我当时就觉得这种高标准不适合我这种素质的人。”

张冀乐了:“我媳妇在我心中就是最高素质的大美女!”

宋喜乐说:“你不用硬夸我,我就是马路上最普通的那类人,脾气爆、嘴巴不吃亏、生气要发脾气,伤心要掉眼泪,没什么高涵养,但是也没有坏心眼儿。我现在成为复合型人才,完全是因为生活需要。昨天我还跟我嫂子说呢,对宋子祥和宋子瑞最有效的教育,一定不是长辈嘴里的经验和大道理,一定是他们自己生活中摔的跟头。前提是,得让孩子们有生活。现在一个个的都是学习的机器,根本就没生活。”

一期项目尾款要回来后,宋喜乐就主张马上举行第一次“分赃”仪式。李晨萱说,公司刚刚起步,房租、水电费、工资还有乱七八糟算下来,账上这点儿钱最多也就能撑半年的。

宋喜乐跟嫂子的想法不一样:“二期这不已经谈下来了吗?”

李晨萱说:“不是还没给钱了吗?第一笔款至少得2个月后给,咱们得先干活儿,万一不给了呢?咱们在这个行业干了半辈子,这种事儿见到的还少吗?”

“人生得意须尽欢,天天想那么多风险,那岂不是一天开心日子也不能有?”宋喜乐说,“我的特长是及时行乐,最不擅长就是没苦硬吃。”

周伟红对闺女说:“你从小就是瞻前不顾后,有一块钱花三块钱的主儿。你嫂子说得一点错都没有,刚能吃上饭,就开始不算计了!”

宋喜乐回头跟张冀合计。张冀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说:“无论怎么分,优先级一定是返还投资款、报销和分红。按照这个优先级把钱实实在在给到大家,尤其是几个老人。他们为了支持咱们创业,把棺材本儿都拿出来了。咱们不能赚了钱,还让他们整天悬着一颗心。至于咱俩只要够基本生活就行,都先济大伙儿。姥姥说得太对了,咱们两个从那次大年三十回来过年,就是万人嫌和狗不理搭配。姥姥姥爷带头嘴上嫌弃,可实际上把咱们的生活给安排得明明白白,老两口70多岁的人类,能给咱们担起来的都没撂挑子。这刚见点儿亮,咱们怎么也得扛住了。”

宋喜乐赞同老公的想法,找乐归找乐儿,其实这一直以来最不容易的人应该是张冀。自古以来,没有女婿乐意来岳父岳母家蹭饭的。他从念高中就已经在拼命了,拼到现在一天都没有放松过,每天睡过6个小时都像是犯罪。就拿现在来说吧,那边工作没辞,这边自己家里的项目通宵干,眼睛红得像个兔子,脚上是200块钱的运动鞋,衣服裤子加一起不超过300块,一穿就是好几年。要不是天生长得好、身材好,这样没法看了。

就按照张冀说的优先级把几个老人的钱先分了,然后给李晨萱走报销报了一笔钱。夏春华高高兴兴出去给自己买了一副金耳环。如何表达对生活的热爱还有此时此刻喜悦的心情,在老太太看来,唯有买金首饰。

夏春华带着新耳环,见人就跟人说:“买金子不算是消费,有时比存钱还靠谱。又享受了消费的快乐,还能留住钱,多好啊!”

周伟红完全赞同,说心里话从李晨萱跟宋喜明搞对象开始,她就发现自己跟夏春华基本上就没有能说到一起的地方。这么多年要是想不往好好来,早就生分了。但是唯独在买金首饰这事儿上,两人特别能说到一块去。

周伟红和夏春华别看都是小老百姓,但是买这些东西特别讲究,非千足金不买,非精致做工的、样子好的不要。

“这耳环挑得真好啊,凤凰的羽毛一根根都看得见。这么小的红宝石正在眼睛上,做工是真好。”

夏春华对周伟红说:“亲家母啊,你也别舍不得了,这么大岁数了,取悦自己就是最好对续命良药。你看我们老李,现在跟人说自己也是有股份的人了,别人夸一句啊,把他乐的,就跟吃了大补丸一样。倍儿精神!人生的后半场都是告别,想着很伤感,但是孩子有出息,咱们的日子里大部分过得是孩子,就觉得自己也重来了一遍,也又年轻了。”

周伟红笑着说:“我那闺女啊,跟一般的闺女不一样。钱啊,说不定哪天又要回去了。咱也不敢花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