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时,曹军便可能陷入两头落空的尴尬境地,之前所付出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实在是得不偿失。因此,从稳妥起见,二人坚持认为还是应该集中兵力,先全力拿下下邳才是上策。

就在双方争论不休之际,唯有荀攸始终沉默不语。他静静地站在一旁,双眼紧盯着面前摆放的那张巨大舆图,仿佛要透过那密密麻麻的线条和标记看穿整个战局。曹操坐在主位之上,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帐内众人的一举一动,但他的目光却时常停留在荀攸身上,似乎对这位智囊的想法充满了好奇。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众人逐渐察觉到曹操始终未发一言,于是纷纷停止了争辩,齐齐转头望向曹操,等待他做出最终的决断。此时,曹操微微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短暂的沉寂,然后将视线投向荀攸,缓缓开口问道:“公达啊,为何自始至终你都一言不发呢?对于在座诸位的意见,你究竟有何高见?还有,你为何一直盯着这舆图不放呢?”

荀攸停下动作,拱了拱手,说道:“主公!在下在担忧汝南的徐晃。他的手下也有三万大军!万一他向许都进攻的话?后果恐怕……”

听到荀攸的话,众谋士都沉默不语,面面相觑起来。曹操闻言,说道:“此行我早已叮嘱过文若!许昌之事,我一概不管,如今我重视的只有徐州!”

荀攸躬身道:“主公!文若之才确实经天纬地。但是!张固在庐江集结兵马。据探报,本是为了讨伐孙策。可若是主公把张固逼急了!大军转道向北,进入汝南。届时……”

曹操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眸中猛地迸射出一道精光,宛如夜空中划过的闪电般耀眼夺目。他紧紧地盯着面前的荀攸,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公达,莫要再卖关子了,直接说出你的意见吧!”

荀攸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拱手作揖,神色凝重地回应道:“主公,依属下之见,当下万万不可分兵行事!此外,我们的首要目标便是剿灭吕布。至于兵力部署方面,大军需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提防徐晃所部可能带来的威胁。与此同时,属下认为应当尽快从兖州调集曹仁将军率军南下,增援文若!唯有如此,方可确保南方防线万无一失。”

然而,一旁的毛玠听闻此言后,顿时脸色大变,满脸惊恐之色,急忙出言反对道:“万万不可啊!子孝将军长期以来一直屯驻于官渡、白马一带,负责提防强大的袁绍军。倘若此刻贸然抽调曹仁将军南下,那么袁绍那边又当如何应对呢?一旦失去这一重要屏障,兖州恐将陷入巨大危机之中!”

荀攸却不以为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反驳道:“孝先有所不知,据我方探子来报,袁绍现今的战略重心已然完全转向北方。那幽州的公孙瓒如今正被袁绍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其败亡之势已近在咫尺。以目前的形势来看,袁绍决然无暇顾及兖州之地。故而,若是主公欲一举攻克下邳并歼灭吕布,就务必加强南边的防御力量!此乃上上之策也。”

曹操却摇了摇头,说道:“不行,子孝那边的三万大军我有用!他在官渡与白马也不止是防御袁绍那么简单!调动子孝此事不要再提了!”

荀攸眼看曹操拒绝,长叹一口气。随即拱手退了下去。如今,曹操看似兵马有三十万之多,但是处处都要布防。曹仁在兖州有大军三万防御河北,长安的钟繇有兵马五万防御西凉,许昌的荀彧有兵马五万。其他各郡还有一些郡兵,防御地方。除非紧急情况,曹操不会将他们聚集起来。

然而,荀彧所面临的局势可谓错综复杂、险象环生。他不仅需要时刻警惕盘踞于南阳的刘备可能发动的突袭,还得密切留意汝南一带徐晃的一举一动。如此巨大的压力如泰山压卵般沉甸甸地落在荀彧肩头,其艰难程度不言而喻。

而对于曹操当下的战略决策,荀攸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此时,曹仁正率领着大军全力加固白马一线的防御工事,他们秣马厉兵、严阵以待,只为未来与袁绍在河北展开那场生死攸关的大决战做好万全准备。

不过,倘若曹操果真下定决心要通过一场激战来一举平定徐州,那么这场战役最为关键的核心要点绝非在下邳或者说徐州。真正能左右战局胜负走向的,恰恰正是荀彧所在之地,许昌!

要知道,许昌如今已然成为曹操的命脉之所在。这座城池乃是曹操势力的根基和心脏,绝对不容有丝毫闪失。回顾之前那些曾经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诸侯的枭雄,不管是董卓也好,李傕郭汜也罢,但凡一旦丧失对天子的掌控权,顷刻间便会土崩瓦解、迅速败亡。

荀攸对此深信不疑,即便强如曹操这般雄才大略之人,恐怕也难以逃脱这个宿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