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后!” 裴解当即感激不已地大礼叩谢。叩谢完,她却没有急着起身,而是涎着脸,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说道:“太后,其实除了刚才说的那些,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心结需要解决。”

萧太后看着裴解,眼中闪过一丝兴味,挑了挑眉,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裴解深吸一口气,结结巴巴地说:“既然我现在已经有了封地,便打算在封地之上建一所宅子。

而且不瞒您说,年前我就到我的封地去看过了,打算选一处地方建府。可是所到之处,除了一个双庆县还算像个样子,其他便都是人迹稀少的村落。

公主府嘛,当然不能建在荒野之上,总得建立在城市的中心才好,所以我若想要建府,还先得发展城池。可是这种事,我灵宝阁的那些人哪里做得来嘛。”

萧太后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威严,又透着一丝亲近。她看着裴解,眼中满是宠溺,说道:“难为你为了这些事情,特意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表情逗我开心。行了,直接说你想要什么吧,如果不是太过分,后日大朝会上便一并办了便是。”

裴解闻言,心中大喜,赶忙从袖中掏出一个折子,双手奉上,说道:“谢太后,治理城市最重要的是人才,总要调派两个得力的官员给我才好;当然,技术也很重要,建筑的图纸,修建工具的设计、建造,当然如果能直接提供就更好了;还有就是一些特别的权限…… 具体的都写在这个折子里了,您可以详细看看。”

萧太后一边接过折子,一边叹息着说:“你这哪里是看我来了,你这分明是打劫我来了。人财物权,你都要齐了。” 虽是抱怨的话语,但语气中却没有丝毫责备之意,反倒是带着几分无奈的宠溺。

裴解嘻嘻笑而不答,只是那眼中的得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她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果不其然,这一年开年第一次的大朝会上,讨论的全部都是有关裴解的问题。大殿之中,文武百官齐聚,气氛庄重而严肃。裴解手持折子,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坚定地看着昭圣帝和萧太后。

这一天,裴解拿着胡镛花多年时间搜集的证据,上疏参劾和古典公主十大罪状。她条理清晰地列出和古典公主的种种恶行,从贪污受贿到结党营私,每一项罪状都证据确凿,让和古典公主在朝堂上无从辩驳,。

这一天,昭圣帝当朝为裴解遴选出行的副手、护将。经过一番商议,几位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的将领被选中,他们将陪伴裴解南下,为她的安全和计划的实施提供保障。

这一天,萧太后主持讨论裴解封地的治权。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给予裴解比其他人更多的治理权限,让她能够在封地内大展拳脚,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一天开始,那些原本对裴解很是不屑一顾的八部勋贵开始对裴解有所忌惮。他们看着裴解在朝堂上的表现,心中暗自震惊,意识到这个年轻的女子并非他们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特别是三个月后,他们听说和古典被褫夺封号,削为庶民,六个月后,他们听说已经被削为庶民的和古典因为一场意外掉下山崖尸骨无存时,这份忌惮愈发深刻。

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裴解,对她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却不知此时的裴解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更远方的宋国。

裴解对于八部勋贵的忌惮与否并不在意,她满心满眼地都是即将到手的好处,以及即将南下宋国,见到师傅一家的期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