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微臣认为安思顺应该服从朝廷的命令,返回长安等候其他的安排。”
朝堂中的其他众人,听到杨国忠居然首先提出要轮换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时候,也是倍感意外。
除了李隆基和李雄以外,其他的所有人都认为,杨国忠会提出首先轮换安禄山。
毕竟以杨国忠和安禄山一直以来的矛盾,这时候杨国忠提出轮换安禄山才是正常的反应才对。
结果没想到,对方居然第一个拿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开刀,这让他们倍感意外。
“既然宰相认为朔方节度使安思顺达到了轮换要求,那就下旨招对方回长安待命等待其他的安排。
同时,为了表彰安思顺在朔方绝对是位置上管理有方,封安思顺为辰州郡公即刻返回长安。
同是寡人听闻,现任朔方副节度使郭子仪,在朔方军中德高望重知人善用,带兵很是有一套。
即刻起任命其为朔方节度使一职。”李隆基缓缓说道。
众臣听后纷纷称是,这郭子仪的才能他们也有所耳闻,虽然对方年龄已经不小。
可对方确实是典型的老成持重,让郭子仪接任朔方节度使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虽然朔方军人数不多,主要防备的是突厥和回纥,再加上阴山和贺兰山都是大唐的重要边疆要塞。
确实是需要一位老成持重的将领在此坐镇,再加上此地离长安也不过半月的路程,确实是需要一位李隆基信得过的将领在此策应。
听到李隆基的安排,杨国忠心中虽略有不快,虽然之前李隆基指示自己轮换安思顺,可并没有说朔方节度使的人选。
杨国忠本想借安思顺之事,慢慢将自己推荐的人插入朔方军,但如今冒出了个郭子仪,彻底的打乱了自己的设想。
但是想到顺利的将安禄山的堂弟安思顺,从朔方节度使的位置上弄了下来,也算是不错的结果。
现在弄不了你安禄山,那就先把你的堂弟先给收拾了,再慢慢的找你。安禄山算账。
想到此处后杨国忠面带着得意的笑容,附和着李隆基的旨意。
看到朝中无人反对后,李隆基看向了哥舒翰。
收到李隆基意思的哥舒翰,立马站了出来。
毕竟单独召见自己时,李隆基希望自己卸去河西节度使的位置,安心的做好自己的兵部尚书。
而自己确实是无力在管辖河西之事,单单兵部尚书的事情就够自己头疼的了,实在没有精力再去管其他的事务。
再加上自己的身体确实是大不如从前,以及,自己占着节度使的位置,还不如早早的让出来,给其他年轻人更多的机会。
这样既能提携后辈,又能让李隆基放心。
毕竟现在在朝中既担任要职,又兼任着节度使位置的,只有自己和杨国忠两人。
而杨国忠担任宰相,又兼任着剑南节度使这一职位,是上一任宰相李林甫留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
毕竟从李林甫开始,便是宰相还兼任着一地节度使,这也已经形成了惯例,实在不好进行改变。
所以在李隆基对自己透露出这方面的意思后,哥舒翰便立马同意了李隆基的想法。
“启禀陛下,微臣有事请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