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骞又问道:“北面三关是否尚在大帅手里?”

北面三关,指的是岷州、天水军、大散关。

姚佳源摇摇头,“金人死活不同意,王爷见状只得退让了一步,如今三关已经被金人掌管了”

“啊?!”

伏骞不禁大惊失色。

“那凤州、成州、西和州、阶州也被金人接管了?”

“那倒没有,金人眼下只占据了三关,对了,你刚才说王爷有危险,这是何故?”

伏骞笑道:“自从我进入城池以来,只见大多数人都是面露忧色,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可大帅的做法的,大宋,乃中原王朝正统,内中显然有不少忠于大宋王庭的”

“彼等难道就没有半点趁机起事的心思?”

说着又停顿起来,这一停顿便是半晌,连姚佳源也有些奇怪。

“这厮为何只说了半截?”

只见伏骞脸上的神色终于恢复了正常,还正色道:“姚大人,你不用管了,反正我国也有消息来源,我问你,兴州转运使安丙、正将李好义、仓官杨巨源是否反对最强烈者?”

姚佳源猛然一惊。

“他是如何知道的?”

面上却是不露声色。

“虽然略有些反对者,但不足挂齿,伏大人无须挂怀”

伏骞摇摇头,他这才见到姚佳源、阿卓等人的衣服也换了,已经由以前的右衽变成了左衽!

再看时,只见其虽然戴着帽子,但耳边露出来的头发也变了!

金人都是剃发左衽的!

而在大辽国却没有这个顾虑,左衽、右衽、是否改变发型都随意。

“难怪,宋人发型、服饰已经几千年了,突然变成胡人的模样,岂有不暗地里反抗的?吴曦啊吴曦,你还是操之过急了”

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王爷手下的亲卫,除了黄术,是否还有张亮、吴政?”

“不错”

伏骞此时顿时完全相信了律庆的判断。

“大人,事急矣,你也不要问了,反正我刚才提到的这些人肯定会发动叛乱,快则一日,最迟三日,请你马上进入王府面见王爷,让其将府里所有的护卫都更换一遍,然后让王喜将军的一百骑进驻”

“对了,您也要加强长史府的护卫,对了,若是王爷愿意,我可以带着我的人进入王府一同护卫”

姚佳源也知道到兹事体大,不敢怠慢,赶紧出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回来了。

“伏大人,王爷同意让王喜的一百骑进入王府护卫,也同意你带着你的人进入,但更换里面的护卫却不同意,还说都是跟着吴家几十年的老军后人,连他们都不相信了当这王爷又有何用?”

“还让你赶紧搬到王府去住,他现在事务繁忙,等歇下来再见你”

晚上,伏骞终于见到了吴曦,与姚佳源不同,他倒是颇有些踌躇满志的模样。

“上使,得罪了,白日里实在是俗务缠身”

“无妨”

伏骞答道。

“王爷,我的提议显然已经由长史大人报给了您,不知......”

吴曦点点头,“多谢上使提醒,不过本王自有分寸”

“那可有将安丙等人抓起来?”

吴曦摇摇头,“彼等虽然有些不乐意,但并未露出明显的反意,如果此时就大张旗鼓将其抓起来,恐怕会适得其反,等本王将兴元府拿到手里一切便都安稳下来了”

兴元府,汉中。

伏骞心里焦急,便道:“既然王爷主意已定,那么守卫王府前后两座大门的也要换成王喜将军的人,另外今晚值夜的也要换成值得信任的,至于前门,大王若是不反对,可以由我的人来来守卫”

吴曦笑了笑,“何须如此?何况你身边只有十个人,真有事发生又有何用?我吴氏一族在此立足以来,凭的就是恩信二字,如果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岂不是适得其反?”

伏骞劝道:“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大王还是大宋的人,又威望素着,自然唯大王之命是从,但眼下却完全不同了呀”

吴曦见他说的郑重,也有些犹豫起来。

“罢了,既然如此,前后两门便由王喜的人把守,阁下的人就算了吧,不过第三进院落本就是用来招待贵客的,你和你的人就住到那里去吧,万一有事,就要仰仗大人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