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中一些士兵关键时刻背离了臣的调遣”
什么?
这怎么可能?
隆庆帝一听大为震惊,军队不服从命令那还了得。
江澈见他很激动连忙补充道,“陛下先不必动怒,臣开始之时也很生气,但事后想想这是当今的通病,无可厚非,不从调遣地士兵选择去围攻努尔哈赤这个更有价值的目标,这是我们军队基层建设的问题,也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时代社会问题”
这..............
隆庆帝听起来感到迷糊,江澈嘴里蹦出的新鲜词汇太多了,搞得他有时候感觉理解了一些但又没完全明白,这让他很不自在,对于按江澈的话来讲确实无可厚非,士兵自动选择更高价值的目标也符合大周的利益,毕竟怎么着不能让努尔哈赤跑掉对不对?
可为什么总觉得哪不对劲呢?
江澈见隆庆帝这么沉思的模样,知道自己地的话已经引起他的反省了,那接下来就再上点儿料!
“陛下,您认为我大周百姓当兵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功名利禄,为了封侯拜将,为了他们自己”
隆庆帝条件反射地说出口,然后猛然发现不对劲,江澈会问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吗?
江澈闻言只是淡淡地说,“这就是当今也是所有王朝军队的通病,除少数精锐外,大部分士兵从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毫无军人的荣誉感,更别提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们的一腔热血以及才干被埋没在金银财宝的狂潮中,所以我们的部队只要战损超过三成就会崩溃,一切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是为了自己而战,而不是为了百姓,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人心异变,一个人既然热衷于功名利禄,那他必然更在乎自己的性命,战场上本就是生死相拼,如此一来他们只是凭着短暂激发的血勇和一时的混沌状态拼杀,一旦军中有稍微的败退,怯弱之心便会觉醒,带来的就是糟糕的连锁反应!”
这...........说的好啊,朕以前怎么没想过这个问题,好宏高的思考!
隆庆帝听后似乎任督二脉被打通了一般,江澈说出了数千年来王朝军队改不了地病根,但是................
该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毕竟逐利是人的本性啊,难道凭借家国之念就能调动军人的士气吗?
这在以往不是没人试过,但都一一失败了, 事实证明并不管用,普通老百姓都不在乎这个。
他想不明白,于是向江澈投以询问的眼神,希望江澈赶紧说,别磨叽。
江澈似乎看出了隆庆帝的疑惑,解释道,“臣方才说了,时代有时代的不同,在当今乃至以往,普通人受教育程度低,生活整日挣扎在温饱线下,求生尚且艰难,便难以要求他们有崇高的信仰,当兵多是混口饭吃罢了,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当然没错,但我们可以从中做个小小的改变,那就是用各种手段将家国情怀与个人前途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并向百姓进行宣传,政策上加以引导,让他们明白当兵既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更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后者永远大于前者,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建立一支真正能打胜仗,打硬仗,为国家民族而战的钢铁之师,但这些配套措施是十分繁琐且要用数十年的努力才能奠定的,比如教育水平,生活水平,温饱是否满足,政府的宣传能力等,臣接下来会在另外几条建议中提到一些相关的东西,这毕竟只是大方向的勾画,具体实施还需要一系列的应对时代特点的调整”
“好,你说的对,是朕太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