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英嘎通过灵魂感知与小心翼翼的侵冫终于寻到了风后的心理困境。

山谷静谧,唯有风声在耳畔低语,仿若在诉说着往昔的沧桑。

乌英嘎疾步上前,在风后面前恭敬地行了一礼,目光中满是诚恳,开口说道:

“前辈,久仰您的大名。您身为伏羲后裔,肩负着传承风姓部族荣耀的重任,您苦于分身乏术,如今部族急需传承古老的智慧重任。

我虽人微言轻,却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帮您重振风姓部族。”

风后静静地伫立着,目光深邃,仿若能看穿世间万物。他的脸庞刻满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都似在讲述着部族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魄。

乌英嘎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这段时间,经历了父亲母亲兄弟骨肉分离的变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人界、灵界的朋友,他们各个身怀绝技,心怀正义。

我们一同深入古老遗迹,探寻历史的真相,也在与恶势力的对抗中磨炼出了坚毅的意志。

我们可以凭借这些经验和力量,寻找血脉身份,一起寻找失落的古籍文化。

那些古籍中,想必藏着各个部族传承千年的智慧与力量,一旦寻回,定能让各部族重焕生机。”

“不仅如此,” 乌英嘎微微顿了顿,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我还与诸多善良的部落有过往来,深知团结的力量。

我们可以联合他们,共同对抗外敌。只要各部落齐心协力,定能夺回属于风姓部族的荣耀,让风姓的威名再次响彻这片大地。”

风后沉默良久,山风呼啸而过,吹动着他的衣袂猎猎作响。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可那长久以来的困境与挫折,让他心中的疑虑依旧如磐石般沉重。

终于,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

“你说的这些,听起来固然美好。可我风姓部族历经无数磨难,失望也如影随形。

你年纪轻轻,凭什么让我相信你?凭什么让我将部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

风后脸上的迟疑与忧虑如同山谷中厚重的雾霭,始终未曾消散。

乌英嘎一心想要打消他的顾虑,交谈间,敏锐捕捉到风后在提及 “蚩尤” 二字时,眼底深处那一抹转瞬即逝却又极为沉重的忧色。

在她再三诚恳追问下,风后长叹一声,终于道出心底隐忧。

原来,多年来风后一直默默守护着蚩尤盔甲的碎片,这些碎片散落各地,每一片都蕴含着可怖力量,一旦被心怀不轨之人集齐利用,灵界必将陷入万劫不复。

而且,这些碎片与蚩尤的灵魂有着神秘且紧密的联系,蚩尤虽身死,但其灵魂的怨念在漫长岁月中不断沉淀,仿佛随时会掀起惊涛骇浪。

乌英嘎听完,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目光陡然变得坚定而炽热。

她直视着风后的眼睛,缓缓说道:

“前辈,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为何不能尝试让蚩尤的灵魂重获新生?。”

风后闻言,神色一凛,眼中满是震惊与怀疑:

“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蚩尤当年何等残暴,妄图以武力征服一切,他的灵魂早已被恶念填满,如何能被感化?”

乌英嘎不慌不忙,语气愈发恳切:

“前辈,我明白您的顾虑。可换个角度想,蚩尤的力量举世无双,若能将这股力量引导向善,那对灵界来说,会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守护之力。

他曾是九黎之祖,若能摒弃前嫌,与其他部落融合,各部落取长补短,灵界必定能迎来真正的和平与繁荣。

当年您协助黄帝、应龙、女魃,凭借发明的指南车打败蚩尤,可那场战争也让无数生灵涂炭。

如今,若能让蚩尤改邪归正,也算是弥补当年的遗憾,让逝去的生命有个慰藉。”

风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过往的回忆如潮水般在他脑海翻涌。

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鲜血染红大地,百姓流离失所,可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语,又似一道曙光,隐隐照亮了他心中被阴霾笼罩许久的角落。

他抬眼望向乌英嘎,眼中的怀疑开始动摇,却仍未彻底下定决心:

“此事太过凶险,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

风后听闻乌英嘎那大胆至极的设想,眼神里满是怀疑与审视,他作为伏羲的后裔,肩负着守护风姓部族传承与荣耀的重任,对乌英嘎提出的化敌为友、推动民族部落融合的理念,实在难以立刻认同。

在他漫长的岁月里,蚩尤的残暴与野心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那些血腥的过往,让他对乌英嘎的计划充满了担忧与疑虑。

乌英嘎面对风后的质疑,没有急于辩解,他深知,此时再多的言语都无法消除风后心底的芥蒂。

他陷入回忆,思绪飘回到了王屋山的那段奇妙经历。

在王屋山的灵境之中,他与愚公、智叟两家相遇。愚公一家坚韧不拔,以移山之志诠释着对信念的执着;

智叟则凭借着过人的聪慧,对世间万物有着独特的见解。

在与他们的朝夕相处中,乌英嘎沉浸在易经八卦的智慧海洋里,不断学习、领悟,他的武功与哲学思维也在这种浓厚的氛围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乌英嘎决定将这段经历分享给风后,他找到风后,诚恳地说道:

“前辈,我想与您讲讲我在王屋山的奇遇。” 随后,他详细地描述了在王屋山灵境中与愚公、智叟围绕易经八卦展开的交流与切磋。

从八卦的卦象变化,到其中蕴含的天地至理,从运用易经八卦衍生出的独特武功招式,到在生活处世中对其智慧的运用,乌英嘎讲得绘声绘色。

风后作为伏羲后裔,对易经八卦有着深厚的底蕴和极高的造诣,听到乌英嘎的讲述,他不禁被吸引,时而微微点头,时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的交流逐渐深入。

讲完王屋山的经历,乌英嘎又灵机一动,他感受到神树那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或许能成为进一步沟通的桥梁。

于是,她引导风后与神树建立起联系,三人一同沉浸在易经八卦的世界里。

神树扎根于大地深处,历经无数岁月,似乎洞悉着天地间的一切奥秘,它将自身蕴含的古老智慧融入易经八卦的力量之中。

在与神树的共鸣下,乌英嘎与风后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易经八卦功力融合与交流切磋。

他们以天地为棋盘,以八卦为棋子,运用各自对易经八卦的理解,施展着独特的功法。

64 卦的变化在他们的演绎下精彩纷呈,每一次卦象的转换,都伴随着能量的波动与智慧的碰撞。

风后惊讶地发现,乌英嘎对易经八卦的理解虽然不及自己深厚,却有着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常常能在某些卦象的运用上另辟蹊径,给他带来新的启发。

随着交流切磋的深入,三方的力量都在共同提升。

风后原本对乌英嘎的怀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刮目相看。

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年轻,却有着非凡的见识和勇气,在易经八卦的领悟与运用上,更是有着无限的潜力。

这场以易经八卦为纽带的交流,不仅让风后对乌英嘎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后续宣扬风姓部族的古老传承、增进与其他部落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后心中开始思索,或许乌英嘎真的能成为风姓部族复兴道路上的得力助手,他所提出的民族部落融合的大胆设想,也并非毫无实现的可能 。

风后目光紧紧锁住乌英嘎,神色看似平静,眼底却藏着审视与考量,缓缓开口问道:

“你可知道指南车?” 提及这三字,风后的语调不自觉上扬,满是自豪。

这指南车,凝聚着他毕生心血,是他最得意的杰作,亦是风姓部族智慧的耀眼结晶。

未等乌英嘎作答,风后便自顾自地讲起来:

“北斗七星高悬夜空,看似遥不可及,却与我们脚下的大地紧密相连。

其位置的微妙变化,对应着地球的方位变迁,还暗示着季节的交替轮转。

我花费无数个日夜,仰观天象,潜心钻研,才终于领悟了这其中的奥秘,并将其融入指南车的设计里。”

说着,风后抬手在空中虚点,好似在描绘指南车的构造,

“这指南车的核心部件,就如同一个精巧的微型宇宙,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它内部的机关都会像被赋予生命一般,自动做出调整,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稳稳指向正确的方向,从无偏差。”

讲完,风后目光炯炯地盯着乌英嘎,这一番介绍,既是对自己成就的阐述,更是对乌英嘎的一场考验,就看眼前这年轻人,能否接得住他抛出的难题。

乌英嘎心中一紧,瞬间意识到这是赢得风后信任的关键节点。

危急之下,她迅速屏气敛神,尝试以灵念与神树建立联系。

刹那间,一股古老而磅礴的力量从心底涌起,乌英嘎知晓,这是神树回应了她的召唤。

在神树无穷无尽的智慧宝库中,有关指南车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

乌英嘎深吸一口气,有条不紊地说道:“前辈,这指南车的精妙之处,远不止您所言。

它的齿轮构造极为独特,每一个齿轮的齿数、齿距,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机关的精准运转。

而且,在制造指南车时,选用的材质也大有讲究,需用千年寒铁与灵木融合,方能抵御外界的干扰,确保其稳定运行。”

乌英嘎稍作停顿,整理了下思路,决定将从神树那获取到的更深层次原理分享出来。

“而这背后的原理,又与《易经》中的阴阳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紧密相连。

《易经》作为我们先人的智慧结晶,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种相对的力量相互作用而构成。

就像白天与黑夜、晴天与雨天,阴阳的平衡与转化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发展。

五行之间,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同时又存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相克关系 。

指南车的设计正是遵循了这种平衡与变化的思想。”

乌英嘎边说边在空中比划着,试图让风后更直观地理解。

“指南车内部的机关,以阴阳调和为根本,利用五行运转的规律来调整方位。

当外界环境变化,比如磁场干扰、地势起伏,就如同阴阳失衡,五行错位,此时指南车内部对应五行属性的部件就会自动做出反应,重新达成平衡,从而实现精准的方位指引。”

乌英嘎目光坚定地看向风后,将自己所知毫无保留地陈述出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