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林氏见状笑的不行。
孩子们是不知道这珠串贵,蒙琳比了个八的手势,也就是说要八十两。
多少人家一辈子都攒不起这么多银钱。
就她二闺女家这房子,还是请人修,也不过五十多两。
幺女蒙琳家三间屋子,靠着自家人修,才花出去十两银子。
那屋子间间宽阔敞亮。
这一条手串就要恁多银钱。
可宁薪都买回来了,也给她戴上了,再说不要,可就是她这老婆子不识趣。
“既然这手串是阿薪给我买的,往后得留给阿薪,你们谁都别抢。”
“姥姥长命百岁。”
蒙林氏笑。
长命百岁那都是老妖怪了。
要身体康健,自己能动,活百岁那是福,若是一身病痛,活百岁,那就是造孽,让儿孙都跟着不安稳。
宁薪把给弟弟妹妹们的生肖玉饰拿出来。
这些就只能说的小玩意,哄小孩儿玩的。
不说玉质、雕工粗。
自然也有好的,宁薪没买,小孩子戴那么贵的玉,反倒容易招贼惦记。
随便买点,戴着玩。
除了三个表哥,比宁薪小的都有,几个舅舅家弟弟妹妹的,也买好了,等着他们来的时候,就给他们。
这年头不是谁家都像宁大郎、蒙氏家,生了八个孩子都活下来并养大。
宁薪被弟弟妹妹们围着嘘寒问暖。
宁宝宝站在一边不停的喷气,怨宁薪不带它去。
还没给它带东西回来。
宁薪抱着它的骡头贴了贴,拿出一个铜铃,给它挂在脖子上。
“我看外面的骡子都戴着铃铛,我也给你买了一个。”
宁宝宝甩甩头,铃铛叮叮的响起来。
“真好听。”
宁贝贝也往宁薪面前凑。
宁薪离家的时候,它还是个小狗子,如今都是一只高高大大壮实的大狗了。
眼睛亮亮的,皮毛油光锃亮,一看就是被养的很好。
它也有个小铃铛。
宁宝宝也高兴了。
宁薪才看向红着脸的蒙氏,上前几步:“娘。”
“回来就好,我这就去做饭。”
蒙氏安排宁大郎去捞鱼。
最近干的,天天要往鱼池里加水,不然鱼池都干透了。
“宁魁、宁壮,去喊你三叔、四叔他们过来吃晚饭。”
“好嘞。”
家里锅多,烧点水让宁薪先洗个澡,头发也要好好洗洗。
家里捡了不少皂角,这个洗头就很好。
洗好后,宁薪走到小溪边。
溪水只有很小一股,她家门口挖了很大一个水塘,沿下去百来米。
“现在村子里多数都来这边挑水,我们洗衣裳都要去下面的地方。”
宁大郎站在宁薪身边:“我们那几亩地,得亏离河边近,才不至于没收成。”
“现在地里都种了萝卜、青菜、大白菜,就想着来年要么晒干,要么腌酸菜。”
“爹,多买些粮食存放起来吧。”
……
宁大郎心咯噔了下。
“阿薪啊,外面是不是干旱的厉害?”
“嗯。”
宁薪把所见所闻挑重要的说了。
宁大郎更是眉头紧蹙。
“那咱们怎么办?”
“年后我还要出一趟远门去潍州边买个庄子,万一,万一这干的吃不饱饭了,我们往那边搬。”
“……”
宁大郎沉默了。
举家搬走,可不是见容易的事情。
“那咱们到时候带哪些人?”
“三叔、四叔两家人肯定是带的,姥姥、老爷,两个姨母、五个舅舅,看他们跟不跟咱们走。”
别人宁薪不知道。
姥姥、姥爷、小姨一家子肯定是会跟着走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