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提前做准备,等下次同西夏人冲突的时候。”曹小强阴阴的笑道。
“像这样很冷的下大雪的冬天,西夏人的防备肯定很松懈的。”曹小强悠悠的说道。
李三德一听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所以,你让他们练滑雪,就是为了这个?”
“其中手段之一吧,有时候,借助天时,顺势而为,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嗯。”李三德没有反驳,而是非常认同,“烧了这帮党项蛮夷的粮仓,哈哈,他们就不战自溃了,四边,他们到哪里去弄粮食去?只有饿死一途。”
“别想的太简单,也别对外说,这种招式,只有在关键时刻用,尤其是,准备打灭国之战的时候。”曹小强喝了一杯茶后悠悠的说道。
“普通的小打小闹,还不值得,费那么大劲。”
“嗯,是的,见血封喉才是王道。”李三德点头道,“我会安排的,一定会办得妥妥的。”
“嗯,不要打草惊蛇,慢慢查,最好是收集的仔细一些。”曹小强说道。
“我估摸着,两三年后,就该考虑用不用了。”
“嗯,曹大人,认为,西夏人只会消停两三年?”苏轼问道。
“呵呵,若不是被打痛了,西夏人一年都消停不了,尤其如果遭灾的话。”
“他们就会想办法把这损失转嫁给我们宋人。”
“现在嘛,被打痛,头脑发热之前,肯定会消停一点的。”
“两三年后嘛,还是我们去找他们算账了。太祖不是说了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曹小强笑道。
曹小强这么一说,李三德和苏轼都点头认可。
他们对灵州路现在的情况很了解,知道两三年的灵州路,什么情况,加上西北其他宋军,是能打一场大仗的。
曹小强有冬天大雪的时候去烧西夏人粮草的念头,也是想起了,林教头的风雪山神庙。
大冬天,烧草料场,应该相对容易吧。能烧草料场,就能烧粮仓。
不用烧太多,只要烧点一部分西夏人的粮仓,最多只要四分之一,本就缺粮的西夏,就更加困难了。
嗯,如果能配合春季耕种之前骚扰,秋收之前去烧田,只要折腾个两三年。
西夏人不战自溃了,饿都饿死了。
不过那种情况是理想状态,西夏人也不是傻子,到时候肯定会疯狂的垂死挣扎的。
西夏人肯定都不敢去找辽国撒野,一定会跟大宋拼个鱼死网破。
没办法,西夏人四周,就宋国弱嘛,吐蕃那地方,一般人去不了,也搜刮不出来多少粮食。
西域那边,要通过中间那段,沙漠或者无人区,大股人马,很难过,除非有足够的后勤准备。西夏人不会,也没那能力,去远征西域的,况且得不偿失,就算抢到粮食也运不回来。
北边蒙古草原,基本是辽国地盘,或者是蛮夷,没啥油水,说不定,投入比收获还大,妥妥的亏本买卖。
算来算去,也就大宋油水足,而且兵相对弱,有便宜可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