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座用于烧结材料,用于把玻璃的材料烧结成玻璃熔块。

烧结玻璃的材料很简单,石英砂,生石灰和纯碱。

纯碱陈浪只能从原时空购买。当然也有代替方案,那就是海草的草木灰。

暂时纯碱能够方便获得,陈浪还是打算偷懒,先把大流程跑通再说。

生石灰和石英砂也很好获得,当地的土着就知道哪里的山上产石英矿和石灰矿。

第二座炉子是用来二次煅烧的。

第一波烧结之后的材料放入高温坩埚,再转移到二次煅烧炉来深层次煅烧。

全部烧制过程长达10小时。

前后用了五六天的时间,陈浪终于看到了第一波黏糊糊的玻璃溶液。

陈浪心头一阵兴奋。

这可比直接去买玻璃有成就感多了。

只是目前玻璃溶液内还有颜色和气泡,以及少量杂质。

根据手册,气泡可以用搅拌法解决。

去颜色嘛,加入硝酸钾就可以。

这东西就是硝石,本是空土着就能搞到,不过产量不多。

但陈浪自信硝石这东西,往后一定能大批量生产。

又折腾了一两天,无色晶莹剔透的玻璃溶液终于做出来了。

按照手册,接下来,还有个澄清的步骤。

就是通过加入食盐进行搅拌去除气泡的过程。

这一步骤也好办,陈浪现在有电可以用,搅拌机有的是。

效率可比人工搅拌高了不知道几十倍。

烧制出合格的玻璃溶液还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用这些玻璃溶液制作成各种有用的东西。

比如玻璃杯,玻璃平板(镜子,窗玻璃都得用),玻璃瓶,酒瓶等等。

制作玻璃物品有两门技术,一是吹制,需要相当的熟练度和经验。

直接被陈浪pass了。

第二种就是利用模压器。

模压需要模具,对于有车间支持的陈浪来说,制造模具也是小菜一碟。

一连折腾了将近十天,第一批大明版玻璃杯终于新鲜出炉了。

这第一批玻璃杯本来有一百多个的。

但在陈浪看来,合格的只有六个。

被陈浪当成宝贝一样的拿出来让大家观赏。

在陈浪眼中,这些玻璃杯就一个词,粗糙。

和原时空的相比,简直粗糙的不要不要的。

但仍旧比本时空出产的陶瓷制品要精细不少,对比之后,陈浪立刻感觉到欣慰极了。

为此陈浪还专门把离的近的吴越,沈建,苏方正,左猛,孙彪李诚浦,李泰初等人都叫了过来。

在集贤书苑内举行了一次的庆祝宴会。

不过众人因为此前都看过那精致无比的玻璃杯,再看陈浪的新产品,都有些没感觉。

为了不让陈浪扫兴,不免还要装模作样的夸奖一番。

相反,这好久没有进行的宴会,倒是让大家颇为尽兴。

...

一连十天过去了,仍旧没有祝雨真的消息。

还好中间有人在四明山往南二十里的地方发现了祝雨真女骑留下的平安无事暗号。

才让陈浪稍微宽心了一些。

这些天陆续有好消息传来。

镇海造船厂的第一艘双桅帆船已经下水了。

另外三艘不出十天,也能陆续下水。

陈浪极为振奋,立刻将新出炉的二十门中型火炮给运了过去,以做战船火炮用。

暂时还需要改进玻璃和玻璃器的制作流程,陈浪抽不开身,不然,他立刻便想过去亲自到新船上感受一番。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