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朱厚照就没了装傻的空间。
而看懂了这些的梁储,也一下子就明白了,现在天子想要的就是朝堂稳定,所以“三河驿案”和梁次摅的死,必须得过去了。
梁储一时头脑昏昏沉沉,向朱厚照道,“陛下,内阁那边还有些事务没能处理,老臣这就回去看看。”朱厚照现在正需要这么一个名声差,地位高的大学士摆在内阁里,也劝了句,“梁卿还是想开些好。”
等到梁储走后,朱厚照再次对裴元发了脾气,“你看你是怎么办的差?”
裴元只能再次道,“卑职惶恐。”
裴元想着之前和朱厚照的几次交流还算顺利,主动的提到,“我看大学士有怏怏之色,是不是对陛下有什么误会啊?这都是卑职不好,要不要卑职去找他解释解释?”
朱厚照也不纠结那些了,随口道,“由他去吧。”
裴元道,“生逢明君,梁大学士却这么不珍惜,卑职都替他遗憾。”
朱厚照瞥了裴元一眼,“……”
好一会儿,朱厚照才想起自己刚才想问裴元的事情,于是便道,“对了,刚才问你的事情。现在朝中有许多人都在向朕建议,要求开设一届恩科,广选天下士子,你觉得此事对朕是利是弊?”
裴元闻言,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是利。”
朱厚照没想到裴元说的这么坚决,顿时来了点兴趣,说道,“说来听听,好在何处?”
裴元立刻道,“陛下身为天子,广选天下奇才本就是分内之事。陛下选才、爱才,选的就是天下士人,爱的也是天下士人。”
“正所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陛下爱天下士人,那么天下士人又会如何不爱天子呢?”
朱厚照听了此言,倒是眉头舒展。
只是又道,“朕好不容易让武臣们声势渐涨,能够对抗那些文臣豪族的影响。若是这时候开恩科,岂不是效果要大打折扣?”
“再说,朕有心重整大明武备,急于要充实粮饷。”
“可是想要足粮足饷,要么就要开辟财源,征收商税矿税。要么,就只能在原本的税源上加派。”
“这些都会侵害到一些地方利益。”
“若是在这时候由文臣扳回一城,岂不是有损朕之前的谋划?”
裴元很想纠正一句,是我,这踏马都是我的功劳。
但是裴元身上的朦胧美太多,实在不方便拿出来示人。
于是只能顺着朱厚照的话说道,“这些担心也有些道理,但是群臣间已经有了这样的议论,据卑职所知,就连许多读书人也都颇为躁动。”
“若是陛下这时候否决此事,恐怕会让天下读书人大失所望。”
“那些士子寒窗苦读多年,能够一举登科的士子,本就百不足一,是以常怀怨望。”
“若是恩科因为陛下而终止,恐怕这一两科,甚至四五科的落地举子,都会归怨于陛下,认为是陛下减少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朱厚照听了脸色不太好看,质问道,“这岂不是说,群臣故意把朕架在火上烤?”
裴元闻言开解道,“这世上的大多数事情,有利就有弊,有弊就有利。”
“卑职愿意再言恩科的好处。”
朱厚照刚才听了裴元的分析,也知道恩科的事儿,八成要赶鸭子上架了。
既然如此,那就听点好听的吧。
朱厚照便道,“讲。”
裴元便道,“首先此恩科和以往的恩科并不相同,以往的恩科大多数针对多年未考上进士的举人,覆盖面比较小。而这次恩科则普遍的面对已有春闱资格的往届举人,如此一来影响力更大。说不定,这一科在青史也将留名。”
“而且只要操作的好,这届恩科也未必就会让文武之势此消彼长。”
朱厚照来了兴趣,“这怎么说?”
裴元道,“陛下完全可以用纪念平定霸州大捷的名头开设恩科,以此夸耀武功,又有何不可?”
朱厚照本就是个喜好虚荣浮华的人,听了此言,不由大喜。
又听裴元继续说道,“而且陛下此时开设恩科,还可以得到一个极大的助力。”
“助力?”朱厚照有些疑惑。
裴元道,“就是刚刚怏怏而去的大学士梁储。”
裴元解释道,“陛下若是对开不开恩科的事情犹豫不决,不妨把目光往后看,瞧瞧假如开始恩科,应该如何获取最有利的结果。”
朱厚照是极聪明的人,听了裴元此言,再想想刚才裴元提到的梁储,立刻眼前一亮,询问道,“你的意思是,可以用梁储做本科的主考官?”
裴元点头道,“不错!”
“梁大学士的爱子惨遭横死,之前陛下给出的解释,似乎也不太让他信服。这梁大学士说不定,仍有报复的念头。如此一来,势必会让不少人坐立不安,如芒在背。”
“若是这一科的读书人由梁大学士充任座师,就会有很大可能陷入政治孤立。”
朱厚照不爽的纠正了一下,“是你给出的解释。”
随后又疑惑道,“这是朝臣的争斗,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而且梁大学士的势力壮大,似乎也不利于朝局的平衡。”
裴元当即诱导道,“可是梁大学士的名声败坏,前一段时间还遭到举人们的集体抵制。所以这一科考出来的进士,未必会认这个座师啊。”
“如此一来,这批进士岂不是孤立无援,无所依从?”
“这一科本就是天子的额外恩赏,若是有一二为首之人,能率领这一科进士为陛下孤忠,说不定来日都能大用。”
朱厚照在政治上打输了,转而走先军大明的路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就彻底放弃了这块战场。
裴元的这些心思虽然聊胜于无,但确实能为朝堂带来一些干净的新鲜血液。
朱厚照便满意道,“既然如此,那朕就以‘贺平定叛贼,天下太平’的名义,开设这次恩科。”
说完此事,朱厚照有些疑惑的向裴元问道,“我记得你和梁大学士之间好像还有些仇怨,这次为何能毫无难色的举荐梁储担任主考官?莫非裴元你是这等公而忘私的人?”
裴元心道,这次恩科的成败,就在于围绕梁储为主考官进行押题。
可以说,能不能量产一批进士的全部意义都在于此了。
裴元怎么可能还计较和梁储的那些事情?
再者,以结果来看的话,梁储才是那个受害人才对。
裴元当即面不改色,义正词严的说道,“他其实真的很好,只是可能对陛下有什么误会,卑职请求陛下不要对梁大学士有所成见。”
朱厚照:“……”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