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不管了,先把想解决的解决了,之后在处理他们贪欲过多的问题吧!

这些人为了敛财,也是各出奇招。如今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她这个最大的得利之人,如今会怕那剩下的失败者!

改革是该提上日程了。大夏变法,势在必行!

宝珠坐在桌前,心中细细思量着:

“首先要做的便是开设恩科,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都可以参加文科和武科考试,以此来大力鼓舞女子投身到科举之中。

只可惜我生不逢时啊,竟无缘得见那位能够登上国外《自然》杂志的奇女子王贞仪!

倘若能拥有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又何愁不能引领大夏迈向一个崭新的高峰呢?

唉,罢了罢了,多想无益,还是赶紧派人着手筹备这科考之事吧!

此次可是我首次增设恩科,若是其间有谁敢蓄意阻拦或是暗中捣鬼,那可休怪我翻脸无情、不讲丝毫情面了。”

想到此处,宝珠转头吩咐身旁的宝钗道:“你且去告知诸位姐妹们,让她们务必勤奋读书,莫要辜负了这大好时机。”

那些聪慧伶俐的姐妹想必定会察觉到其中深意。

宝钗领命而去,不多时便返回宝珠跟前,并带回了一则消息。

只见她恭敬地行礼后说道:“启禀皇上,要姐妹们多读书之事已告知于她们。

另外,宝琴和蝌儿已经进京了!他们特意遣人前来向皇上禀报,恳请入宫向皇上和太后请安。”

宝珠微微颔首,应道:

“既已进京,那就让他们今日先好生休整一番吧。待到明日再进宫请安即可。”

宝钗再次行礼告退。

晚上。

宝珠端坐在御书房的椅子之上,案几上堆满了厚厚的奏折。

她已经在此埋头批阅多时,双眼因长时间专注而微微发酸。

“唉!”

她轻叹一声,心中暗自抱怨:

“这皇帝可真不是人做的差事,怎么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处理?简直没完没了!”

看着那堆积如山的奏折,她不禁感到一阵疲惫。

想到那些大臣们此时或许正悠闲地在家中舞文弄墨、欣赏歌舞,享受着闲适的生活。

而自己却在这里拼命工作,宝珠的心里越发不平衡起来。

“哼,凭什么朕就得在这儿受苦受累?他们却悠闲自得。

明日全部都给朕去干活儿,不把他们累得半死绝不罢休!”她愤愤不平地想着。

她薛宝珠就是得了皇位还卖乖,又如何呢?

突然,她灵机一动,决定对那些只会说些废话、歌功颂德的官员采取一些措施。

“明日就将这些废话连篇,歌功颂德之人官职降低一级,看他们还敢不敢整日只知道拍马屁!”

说着,她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总是将京城中鸡毛蒜皮之事上报于她,

而又不能漂亮的解决问题的官员,再有下次。

“要是再有谁胆敢拿什么谁家丢了鸡、谁家偷了桃这种破事儿来烦我,

而负责此事的官员又无法妥善解决,那就统统让他们回家吃自己去吧!”

想到这里,她提起笔,在一份奏折上龙飞凤舞地写道:

“如此小事都不能解决,再有下次,卿不如回家种红薯吧!”

写完后,她随手将这份奏折扔到一边,仿佛扔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他们这是打量朕商户出身,必是什么都不懂,想要拿捏朕了。’

宝珠嘴角微微上扬,轻笑一声,

“既然这样,那朕就只好勉为其难地送给你们一份厚礼啦!”

恰在此刻,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只见宝琴和薛蝌两人正低头而行,宝琴要稍稍领先一步,薛蝌则紧随其后,缓缓走进殿内。

看到这一幕,宝珠心中不禁暗自发笑。

这些人倒是挺会审时度势、见风使舵的。

如今竟然打破了自古以来男子先行、女子随后的陈规旧矩,以此来取悦自己。

谁说古代之人都是墨守成规、不知灵活应变的呢?

待到宝琴和薛蝌走到殿前站定,二人恭敬地向宝珠行礼请安。

宝珠面带微笑,亲切地与他们寒暄了几句家长里短的话语,言语间充满了关切之情。

聊了一会儿之后,宝珠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起身,

并嘱咐道:“你们还未去给太后请安吧。去吧!”

其实,并非宝珠不愿多花些时间与他们叙旧拉家常。

只是她身为一国之君,每日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琐事。

薛宝钗至今仍居住在皇宫之内,尚未另行修建府邸。

至于薛蟠,则依旧住在他们薛家的那个小院子里。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当初薛宝珠接手的大乾国国库已然亏空得厉害,

甚至空旷到足以容纳好几辆马车在其中肆意驰骋了。

生气!生气也没有办法,谁让大乾皇族不做人了。

话说这欠大乾国库银子的贵族不是还在吗!

还有大乾遗留下来的皇族、宗室、贵族。

果然,她将他们留下来还是有点用的。

要是谁不还她大夏国库银子,那就大牢里去看看小杰瑞长的什么样子吧!

人人都唾弃商人重利的本性,如今她欲要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商人本色。

这羊毛又不是只长一回。

“嘿嘿,来人呐,速速传靖王进宫来见朕......”

一声威严的传唤从御书房内传出。

此时,远在慈宁宫中的靖王,品着香茗。

听到皇上传唤后,心中涌起一阵无奈。她深知此番面见宝珠,恐怕又是一场麻烦事。

慈宁宫内,太后正与靖王闲聊着。忽然间,她听见门外传来宝珠宣召宝钗的声音。

太后脸色一沉,面露不悦之色,抱怨道:“这个珠儿,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你瞧瞧,你一个女孩子家,成天被指使着在外抛头露面的,这成何体统哟!

她怎么不让蟠儿出去建功立业……”

一旁的靖王闻言,心中不由得一惊。她连忙恭敬地回应道:

“太后息怒,皇上日理万机,事务繁忙。如今既然有需要宝钗之处,

想必也是事出有因。宝钗身为臣子,自当义不容辞,为皇上分忧解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