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春山和志愿者们完成救灾任务后回来了,他们带着难忘的记忆和丰厚的精神收获回来了,受到了英雄般地迎接。可是天山大学全校性的毕业论文答辩活动结束了。导师刘子涵为了庄春山,曾把论文答辩日期一推再推,庄春山还是错过了最后的时间。天山大学特事特办,为庄春山特批一次专场答辩会。

在学校八楼会议室里,尽管是他一个人的答辩,但庄重严谨,未减丝毫。两边的桌子坐满了答辩的教授,从外校聘请的答辩主席端坐在主席台上,周围坐满了观摩的师弟师妹们。庄春山在众目睽睽之下,沉着地陈述观点,机智地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获得了全票通过。在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上,庄春山头戴黑色学位帽,身穿蓝色学位袍,粉红色的垂布格外显眼,他和师弟师妹们依次走上主席台接受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席授予学位。天山大学校长亲手把系挂在他硕士帽顶的深蓝色流苏,由帽檐右侧拨到左前侧中部时,庄春山意识到自己正式毕业了,他的人生即将开启一幅新的画卷。

“春山,今晚咱们和导师聚餐,告别饭!”王鸿庆说。

“好!”庄春山愉快地答应了,心里随即翻上一股酸楚。

王鸿庆的脸又恢复了愁容,庄春山知道他在想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车到山前必有路。”王鸿庆回头会意地看了一眼庄春山,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晚上的聚会,是在金色海岸餐馆雅间举行,这是一家具有西域风情的酒店。建筑式样类似城楼,屋顶是黑色瓦房,下面是三层楼房。一进门是一个大厅,正对旋转大门的是吧台,大厅内放着四棵“万年青”,靠墙边摆着两组红木沙发和一张圆桌。大厅中央顶部垂着一盏水晶灯,造型复杂,灯光柔和多彩,营造出富丽堂皇的氛围。大厅的角落恰到好处地摆着阅报夹、鱼缸和石雕。墙上挂着巨幅装裱书法《兰亭序》,让这家酒店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顺着台阶走上二楼,你会发现走道内一排红色的柱子上挂着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连廊墙洞里展示着青花瓷。在清荷厅,刘子涵坐在圆桌上席,围坐在刘子涵两旁的是任课老师,挨着老师依次坐着师兄、庄春山、王鸿庆三人。四名弟子唯独缺少袁惜梦,刘子涵黯然神伤。他倒了一杯白酒,洒在地上,神情肃穆地说:“第一杯酒敬袁惜梦,愿她在天堂安好!”全场鸦雀无声,气氛让人窒息。庄春山响亮地吮吸了一下鼻子,王鸿庆转过身用纸巾擦拭眼睛。

刘子涵见状,连忙岔开话题,他讲了一个故事:海中有一种鱼叫鲸鱼,它每次浮上来之前,都是先把自己沉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浮上来。见大家侧耳倾听,刘子涵切入正题,我的意思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找工作时把期望值降低一些,沉下身子,从底层做起,做杰出,你就是成功者!

见大家若有所思,刘子涵宣布一条消息,尽管声音不大,但这个“重磅炸弹”足以把在座的人“炸”晕了。

刘子涵:“本来今年咱们专业没有留校资格,但学校根据未来五年学科发展规划,给咱们专业特批了一个指标,也就是说你们四个人中,不,三人中有一个人可以留校!”大家面面相觑。

“大家推荐一下,谁合适?”刘子涵笑眯眯地扫视四周。

“怎么?不吭声了?”

“再不吭声,我就点将了!”

见大家还是不吭气,刘子涵冲庄春山点点头,说:“庄春山吧!他入校三年来,勤奋踏实,学术研究有起色,学术潜力不错,就他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多日来,应聘工作劳而无功的一幕幕艰辛浮现眼前,他不禁热泪盈眶。他之前也渴望夹着一本讲义站在大学的讲台上侃侃而谈,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学生,那是一种享受。现在他的梦想变了,因此这个姗姗来迟的美好工作,对庄春山来说,已经不具有任何吸引力了。他的根在家乡,他的梦在山州。他想也没想,就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了出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