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看他那个甘于平庸的样子,再三犹疑,又瞧不出半分幼时的灵气,无奈地同意了。

浅言和槐生一家子,无比轻松的过了个快乐年。

过年后,给槐生过了二十九岁生辰,便收收东西,开开心心准备回邺都。

二月底收拾了准备出发,突然一大堆官兵把崔府围了起来。

摄政王与世子打马而来,浅言肃立于府门前。

槐生让人赶紧传信给几部的人,还有这些年浅言培养的暗卫,让他们待命。

“不知摄政王这是何意?”

“曜儿~舅舅不是恶意,是宫中想请槐生去一趟。”

“宫中?宫中怎么请我娘子去,八竿子打不着。”

摄政王下了马,走近浅言,低声道:

“是真的,皇后娘娘不行了!”

浅言一听,低声回道:

“皇后娘娘病危自有宫中大把御医,与我娘子何干!”

“那,是我那侄儿媳妇有本事啊~

还记得几年前,上京传得沸沸扬扬的,王阁老家请到神医的事情?

皇后娘娘这两年就不大好了,你应该也是听说过的。

去年年底,便更加不好了。

二月二龙抬头时,与上次西胡和西蒙原的两位娘娘,起了点口舌之争。

一怒之下便倒下了,前些日子已经遍访名医了。

太后娘娘便想到那年的传言,想看王阁老家能不能把神医再请过来。

王阁老说,他家对神医一无所知,这些年也再未遇到过。

只是家里有神医开的方子,不时还照方子调养调养。”

浅言:王家还算上道,没说槐生姓沐的事情。

“太后娘娘就让他把方子拿过来,给太医瞧瞧。

你舅母与一干命妇,那些时日都在宫中轮流侍疾。

槐生之前给你舅母写过脉案,你舅母当成宝贝看了很多次。

你舅母一看那方子,便知道了是槐生的笔迹。”

“也可能是字迹相似~”

“你娘子的字那么。。。

别具一格,你不清楚吗?

放心吧~只要她进宫去瞧瞧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醒了,没有人管你们去哪儿~”

“不行,我得一道去,面见了皇上、太后,得如此说我才安心。

还有,把这些官兵撤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崔家又要被灭门了。”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可以!

你要进宫,也随你~

可你别忘了,我是你亲舅舅!”

浅言便进去与槐生说了,两人都知道躲不过去。

槐生吩咐天部的人回来,先把两个孩子和奶娘暗中送回邺都。

又派人去涞阳,把高郎中接去了邺都。

到了宫中,浅言先带槐生拜见了皇帝和太后,磕头启奏道:

“启禀陛下太后娘娘,草民的妻子只是乡野大夫。

皇后娘娘吉人天相,无论诊治结果如何,还请陛下娘娘让草民接她回家。

草民与妻子感激不尽!”

“朕以为何事,准了!”

“谢陛下隆恩~”

槐生便被带去了皇后处,浅言只能让人在宫门口等消息。

自己得回去,把两个孩子先安排回邺都。

槐生到了永寿宫,刚到卧房外,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人参灵芝味。

都是难寻的千年好物,吊命用的。

两个太医跪在外面暖炕边上,在斟酌方子。

皇后身边的姑姑打了帘子,把槐生让了进去。

两个婢女掀开帐帘,皇后并未面露死气,但是双颊凹陷又有欲死之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