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接受了孙老板苛刻的条件——资金到位后需在三个月内完工,逾期则每日偿还高额的违约金。
这无疑是一场赌博,赌上的是他的所有心血和未来。
签下契约的那一刻,杨启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天都将是与时间赛跑。
为了赶工期,杨启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
烈日当空,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但他顾不上擦拭,只是紧盯着桥梁的建造进度。
他指挥着工人们操作新式起重机,安装预制好的桥梁组件。
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的吆喝声,交织成一曲紧张的劳动交响曲。
郭婉默默地陪伴在他身边,递水送饭,为他擦汗,用温柔的目光给他鼓励和支持。
然而,事情并不总是尽如人意。
就在桥梁即将合龙之际,一台电动绞车突然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然后戛然而止。
工地上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台瘫痪的机器上。
“我就说这玩意儿不靠谱!”王工匠幸灾乐祸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可靠!用人力,踏踏实实,哪会出这种岔子?”
他环视四周,其他几个坚持传统方法的工匠也纷纷附和,压抑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工地。
杨启心急如焚。
这台电动绞车是桥梁合龙的关键设备,现在它出了故障,整个工程都将被迫停滞。
他快步走到绞车旁,蹲下身子仔细检查。
一股焦糊味儿扑鼻而来,他心中一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杨公子,这……这可怎么办啊?”李工匠小心翼翼地凑过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杨启没有回答,只是眉头紧锁,目光紧紧地盯着绞车的内部结构。
他知道,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给我一把螺丝刀!”杨启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李工匠连忙递上螺丝刀。
杨启接过工具,熟练地拆卸着绞车的部件。
他敏锐地发现,故障的原因是电机内部的线圈烧毁。
这让他更加焦急,因为在宋朝,他根本找不到替代的线圈。
“看来只能临时绕制一个了。”杨启低声自语道。
他环顾四周,找到一些合适的铜丝,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绕制线圈。
他的动作精准而迅速,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密的艺术创作。
郭婉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太阳渐渐西斜。
终于,新的线圈绕制完成了。
杨启将它安装到电机内部,然后重新组装绞车。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启动按钮。
嗡的一声,绞车重新运转起来,发出平稳而有力的声音。
“成了!”李工匠激动地喊道,其他工匠也纷纷欢呼起来。
王工匠的脸色变得铁青,他没想到杨启竟然真的能修好这“奇巧淫技”。
“哼,修好了又能怎样?这东西迟早还会坏!”王工匠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桥梁的合龙工作继续进行。
在电动绞车的牵引下,最后一块预制梁缓缓升起,精准地嵌入到预留的位置。
随着一阵沉闷的撞击声,桥梁合龙完成。
“成了!桥终于合龙了!”工人们欢呼雀跃,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杨启站在桥头,望着这座由他亲手建造的现代化桥梁,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成就感。
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他将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在这个时代创造更多的奇迹。
“杨公子,赵工部官员来了,说是要验收桥梁。”一个工人跑过来报告。
杨启点点头,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走向赵工部官员。
“下官见过赵大人。”杨启恭敬地行礼。
“杨公子不必多礼,”赵工部官员笑着说道,“本官今日前来,是为了验收这座桥梁。听闻公子使用了许多新奇的技法,本官甚是好奇。”
“大人请。”杨启做了个邀请的手势,然后带领赵工部官员一行人走上桥梁。
王工匠站在人群中,看着杨启和赵工部官员谈笑风生,心中充满了嫉妒和怨恨。
他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杨公子,这桥……真的能承受住重载吗?”赵工部官员有些担忧地问道。
杨启微微一笑,说道:“大人尽管放心,这座桥的承重能力远超以往任何一座桥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