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上税就上这么多。
那自家留的粮,可不把仓库塞得满满的?
不能深思,不敢深思。
太酸了。
不过,肥料配方是粑粑村出的,大家或多或少受益了。
终究还是感恩压到嫉妒:
“来得晚就来得晚,排那么后面干什么?”
那村长嚷嚷道。
“你们村出了肥料配方,这么大的功劳,还不配站前头吗?”
他一说,其他村也纷纷附和。
“是啊是啊。要没粑粑村的肥料配方,我们家收成还不如去年,也该闹饥荒了。”
“粑粑村站前边来吧,还排什么队呀。这肥料配方,可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咱们应该感恩。”
“就是。我提议,以后每年上税,粑粑村随时来,随时站前面!”
于是,粑粑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殊荣。
一下就站到最前面去了。
接着便是登记。
前头几个村子登记,粮兵的表情尚算正常,顶多是喜悦一些。
毕竟,之前两江巡抚在淮南府大力推行肥料配方,人尽皆知,收成能好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但粑粑村一报数,粮兵的眉毛就拧起来了。
尤其那个负责登记的拿笔的手顿住:
“你说什么?上多少?”
因为佟家出了大力,族长让佟嫂子第一个上。
按理说,隋准是秀才,佟家无需上税了。
但隋准特别叮嘱了,今年一定要上。
他的原话:
“咱们家种的粮食多,不上税,怎显得肥料配方特别有效?”
“最主要,在郑县令面前刷刷脸,别让他把咱们给忘了。”
“他是个大方的。”
那会儿,佟家人还不理解隋准的意思。
不过,他说要上,那就上呗。
佟嫂子心里高兴,腰杆子就硬。
中气十足地喊:
“三十六石!”
粮兵的笔,咕噜噜滚到地上了。
眼睛瞪得滚圆:
“咋可能?这位嫂子,你莫要搞错了,是问你自家上多少,不是问全村!”
“就是我家。”佟嫂子点点头。
粮兵这下皱眉了。
一个婆娘,自己来上税,瞧着家里像没男人的。
应当家中境况不大好。
就这样,还上三十六石。
他严肃的眼神,落在族长身上:
“佟胜,你过来。”
族长本来喜滋滋的,但见粮兵的神色,心里就突突了。
咋回事,难道又跟从前似的,要打人,要贪粮?
不是说县令大人不让吗……
“你说。”
那粮兵指了指账册,问:
“这佟家,去年才上了两石的税。”
“今个儿怎么了,要上三十六石?”
“你们……”
他狐疑地上下打量粑粑村的人,厉声道:
“是不是看人家孤苦,故意欺负人家!”
族长差点跪下了,赶忙辩解:
“官爷,不是啊,绝对没有这种事,他家就是得纳三十六石啊!”
粮兵见他还嘴硬,面色顿时沉下来,十分不悦:
“你当我不会种粮,想忽悠我?”
“怎么可能有人纳三十六石的粮?那得种多少地?”
他在那儿算起来:
“三十六石的税粮,十中取三,意味着……多少收成来着?”
族长早对那个数字烂熟于心,赶紧回到:
“一百二十石。”
“一百二十石!”粮兵瞪起眼睛:“你也晓得是一百二十石?”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