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府衙中。

关知府面色沉重,问隋准:

“是不是过于担忧了?流民一事,本府亦有耳闻,但大多往登州、平州一带。淮南府离得远,他们岂会舍近求远?”

隋准摇摇头。

北方灾荒,流民势必流散到附近地区。

虽然这儿离得远些,并非他们的首选。

但等到如今淮南府大丰收,形势,又不一样了。

今年的收成,淮南府鹤立鸡群。

放在往年,这是一件大好事。

可如今,淮南府,怕是会成为一块大肥肉,成为靶子。

整个北方的流民,都会往淮南府涌来。

关知府紧张起来,他之前,未曾往这上头想,疏于防范。

“大人可修书快马送往青军营,请求提督支援。”隋准提醒他。

但关知府却有些为难。

因为,青军营在北江府辖区内。

淮南府向来弱势,不得朝廷重视,科举、防戍等大事,皆要依赖北江府。

可是北江府,跟淮南府关系可不大好。

“本府先试试,但恐北江知府会拖延,若流民突然暴动,我们怕是应对不及。”

就算不暴动,流民安置,也是个问题。

几万人涌至淮南府,如何安置?

稍有不慎,流民便会与本地居民发生冲突,也有可能引发瘟疫。

还有可能,有贼匪混迹其中,大肆作恶。

总之,要操心的事情还很多。

可淮南府要钱没钱,要兵没兵的,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关知府正发愁呢,外头的小兵匆匆跑进来:

“大人,不好了!”

“黑风寨的山匪,洗劫了附近好几个村子!”

关知府差点没晕过去。

没有兵也就算了,还有山匪。

“他们还突击了城郊,把几个大户给抢了!”

小兵说。

这问题就大了。

山匪这么猖獗,都抢到城郊了。

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攻城了?

比关知府更着急的,是隋准。

“你说城郊的大户被抢了?是哪几个大户?”

小兵细数:“种桂花的夏家,大地主刘家,还有行医的付家……”

“付家也被抢了?”隋准噌地站起来:“那里头的人呢?”

“都被掠走了。”小兵说。

隋准顿时面色凝重。

关知府虽然也万分着急,但隋准的异常,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隋小弟,可是有什么问题?”

隋准低声道:

“我爹,最近就住在付家……”

自从发现城外的流民变多后,佟大便不敢天天城里城外地跑了。

但腿还是要治的,他干脆住在付家。

没想到,才住了两天,就遇上了山匪?

他还腿脚不便,走又走不动,会不会被山匪打死啊?

关知府一听,隋准的爹也被劫走,更坐不住了。

“赶紧,我要修书给北江知府,无论如何,这兵都得马上出!”

可是从淮南到北江,快马也要十日。

北江知府又惯会推脱,一来二去,少说也要扯皮一个月。

屋漏偏逢连夜雨。

果然如隋准所言,城外的流民,数倍增长起来。

短短几日,便把城墙底下,挤得无从下脚。

距离淮南府远一些的地方,更让人不敢想象。

一开始,关知府还施米施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