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的日夜赶工,终于,一幅绣着《沁园春?雪》的精美屏风呈现在若曦眼前。词与画完美融合,宛如天成。
每一个字,都被若曦用精妙的针法绣制而成。
若曦最得意的就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她用金线精心绣出这几个字,在烛光的映照下,金线熠熠生辉,仿佛象征着康熙的丰功伟绩,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这几个字,犹如画龙点睛之笔,让整个屏风的意境得到了升华。
若曦站在屏风前,静静地凝视着自己的作品。她的眼中满是期待,数日来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她轻轻抚摸着屏风上的字迹与图案,巧慧端着茶走进来,一抬头,不禁惊呼出声:“福晋,这…… 这也太震撼了!您这手艺,简直绝了!这屏风,皇上看了定会喜欢的。”
巧慧的眼中满是惊叹,她放下手中的茶,快步走到屏风前,仔细端详着每一处细节,嘴里不停地赞叹着。
若曦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说道:“巧慧,这几日辛苦你在一旁帮忙了。” 巧慧连忙摆手:“福晋,您这说的什么话,能帮上您的忙,是奴婢的福气。”
若曦微微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轻声问道:“巧慧,爷近几日可还时常召费氏?” 巧慧听到这话,微微一愣,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巧慧咬了咬下唇,接着说道:“福晋,您近日也不出门,府里都传说…… 说您开罪了爷,说您失宠了。那些话,说的可难听了。” 巧慧的声音越来越低,眼中满是担忧地看着若曦。
若曦听了,脸上神色平静,没有一丝波澜,她轻轻叹了口气:“罢了,随我出去走走吧。这几日在屋里闷头绣这屏风,也该出去透透气了。” 说罢,若曦转身,朝着门口走去。巧慧连忙跟上,心中暗自佩服若曦的沉稳。在这王府之中,流言蜚语如刀,可若曦却能如此淡定,实在令人敬佩。
两人走出正院,漫步在王府的花园小径上。不知不觉便走到了荷花亭。微风轻拂,亭边的荷花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清香。若曦望着眼前这片曾经充满美好回忆的荷花池,心中感慨万千。这荷花池,是胤禛特意为她建造的,那时的他们,恩爱非常,胤禛对她的深情,仿佛还在昨日。
“这都多少日了,胤禛不来,也不传话,只顾着宠费氏。” 若曦在心中暗自思忖,眼中闪过一丝落寞与迷茫,“难道真如世人所说,男人变心这么快吗?可是,就算是变心,也不该连正院都不来了呀。” 她的目光落在荷花池的水面上,思绪飘远,曾经与胤禛在这荷花池边嬉戏、谈天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那时的胤禛,眼中只有她,对她关怀备至,可如今,一切似乎都变了。
就在若曦沉浸在回忆与思索中时,假山后传来了一阵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巧慧微微皱眉,下意识地看向若曦,若曦轻轻抬手,示意巧慧不要出声,两人静静地站在原地,听着假山后的对话。
“福晋失宠了,如今得宠的居然是费氏。那费氏张狂得不行,得了爷的吩咐,日日出府,说是去什么戏园子学那些青楼楚馆的调调去了。” 说话的是李氏,她的声音尖锐而带着一丝嘲讽。
齐氏接着说道:“爷这些年对福晋什么样,咱们都是看得到的,怎么就突然变了心性?”
李氏轻笑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那福晋把爷看得那么紧,这些年谁都不允许侍寝,爷可是爷们啊,怎么就不能喜新厌旧呢?我听说费氏可是下了功夫,估计啊,这在榻上把爷伺候得明明白白的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