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什么的,你看着来就行,我倒也不在乎那个。”苏云一脸轻松,“要不也和邓通一样,你直接赏我座铜矿吧,我想造多少钱造多少钱。”
“云哥,大白天的别做梦,我现在可没有铜矿赏给你啊!”
说到钱,刘恒就想起来了。
“哎,云哥,你不喜欢钱吗!
这样吧,以后你再担任着治粟内史,掌管整个大汉的赋税摇役和财政收支。
你看你现在是丞相,掌管着政治;又做过大将军,掌管过军事;再做个治粟内史,帮我管管经济吧。”
苏云:(⊙_◎)??
我给大汉立功,你还想让我当大汉的牛马?
不要不要,我不干!
————————————
任苏云百般推辞,最后还是坐上了治粟内史的位置。
这官职累人得很,每天要掌管朝廷的赋税和财政支出,就像皇帝的“大管家”。
好在刘恒一朝很节俭,工作所需的开支不多,也不用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外患已除,刘恒可以安心的治理内忧了。
不久后,刘恒下诏:列侯太夫人、夫人,刘姓宗室、亲王,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不经朝廷批准,不得擅自征税和批捕百姓。
刘恒之意便是给百姓上一道保护伞,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官员欺压百姓的情况。
四月,刘恒大赦天下。
刘恒做的这一切,都是希望百姓能过得好一些,没想到现实却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
六月,未央宫东厢莫名起火。
古人可是非常迷信的,这种事情一般人们都会相信是上天降下的惩罚。
民间已经有了关于淮南王刘长谣言: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这是民间借着未央宫着火这件事,来嘲讽刘恒不能容忍兄弟。
实际上,大概是有心之人传的谣言。
大概率是功臣集团为了恶心刘恒,先是怂恿刘长造反,挑拨刘长和刘恒之间的关系;
刘长造反失败后,功臣集团又想办法将刘长灭口,避免他将功臣们供出来。
如今,又借助这次未央宫大火事件,在民间散播流言,借民间悠悠之口来攻击刘恒。
苏云甚至怀疑,这次未央宫大火,都有可能是群臣放的。
尽管刘恒根本不信,可民间越传越凶,渐渐地,刘恒心里也变得惴惴不安。
不久后,长沙王吴着去世,由于长沙王没有嫡子,长沙国绝嗣而除。
本来诸侯国里坐得最稳的就是长沙国,因为当年刘邦追杀英布时,长沙王吴臣将英布杀了,将头献给了刘邦。
刘邦当时高兴,立下了祖训,宣布将长沙国世世代代封给吴家。
吴臣高兴的很,本以为能传给子孙万代……
结果吴着没有嫡子,庶子当时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长沙国也就国除了。
其实也是刘恒有意而为之,最后一个异姓诸侯王,就让他彻底消失在尘埃之中吧。
吴着一死,贾谊这长沙王太傅也就干到头了,刘恒借着此机会,将他调回了京城。
最近烦心之事特别多,许多事情还来得很无厘头,刘恒决定祷告上天,希望能从上天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可老天爷怎么可能回答他呢?
恰巧就在刘恒祭祀完的当天晚上,贾谊从长沙国进了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