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有什么想法吗?”

“我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朝廷的结构越来越扁平化。”

“非常明智。”** 补充道:“这是为了使管理更加高效。”

接着,** 又解释了李斯掌控朝政后潜在的威胁:如果缺少监督和制约,权力过大难免滋生不轨之心。扶苏逐渐领悟到其中的深层含义。

之后,** 又批评了一些官员的不负责任,并强调了明确职责分工的重要性。他坚信,“咱们大秦,不容养无能之人”。

扶苏深以为然,觉得诗曼的选择确实没有白费。

“此策值得商榷。”他说着,打算将这些想法上奏父皇。

最后,** 还提出了科举取士的新政。他相信通过这一政策可以给百姓带来希望和动力。“给老百姓一条晋身之路,他们心中便有了盼头。”

虽然这项举措可能会触动士族利益,引发变故,但 ** 认为,现在正是推行改革的契机。“趁陛下春秋鼎盛之时推行,才能顺利进行。”

扶苏暗想,这场大变革即将来临。

随着夜幕降临,咸阳灯火璀璨。

** 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回到家中。

“夫君,回来啦。”

妻子诗曼迎上前笑着说道。

“我听说你今天去了兄王那里,去干什么了?”她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帮 ** 解下大氅。

下人急匆匆地通报:“公主殿下,不好了!驸马爷带了四具 ** 去了太子殿下那儿!”

这消息差点让苏婉儿晕过去,幸亏柳芷晴也在场。柳芷晴轻声安抚,并坚决地表示 ** 一定会妥善处理,不会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太子不仅未责怪,还与 ** 一直谈到傍晚。

“和你哥哥谈了些要事。”** 简单回应,心不在焉地解开大氅,闻着空气中的香气。“这是从宫里带来的厨师?”苏婉儿笑着说:“母后担心我会受委屈,特别安排了一群仆役,连吃穿用度都准备了一年的份量。”

“我也沾了光呢!” ** 笑着回答。餐厅灯火通明,柳芷晴腿上受伤,却毫不介意地坐在餐桌旁等待开饭。旁边,相里菱正在炉边温酒,时不时回望。

“对了,我的侍女去哪儿了?”** 想起一事,问道。

“那位胡姬呀……我给她安排了较轻松的差事。”苏婉儿还没说完, ** 面色已变:“她在哪儿?立即叫她回来!”

两人的目光僵持了片刻,苏婉儿终于垂下了头,应道:“是,我这就让人去找她。”

很快,热巴快步而来,见到 ** 后不禁红了眼眶。晚餐时,气氛变得沉默,众人都静静地扒着饭菜。

“不知今日与兄王谈论了什么?”苏婉儿打破了沉默。

** 答道:“为夫希望大秦的每个百姓都能如龙般出色。”“什么意思?”苏婉儿惊讶不已。“这事说来话长……慢慢听我道来。”在柳芷晴的支持下,** 详细解说道,计划重开百家争鸣的时代:精通农学的人管理农业;擅长工事的,例如相里先生,负责工事……

朝中不再是法家独霸的局面,将取消 ** 的官职……这些话说完,整个房间静得像没人一样。

“你说真的?”苏婉儿不敢相信。

** 斩钉截铁地答道:“当然是认真的,我与扶苏已有讨论,只待皇帝陛下决策。”

苏婉儿深感危险:“这么做真的合适吗?”她担忧地问。

“有何不可?有多少世家大族的孩子会读书?”他解释,“只要给机会,人人都愿学习识字。”始皇焚书之举被后世儒者批评为 ** 策,然而焚书是为了防止六国民心动荡;坑的是提出复封制、威胁秦国 ** 集权的某些儒家分子。 ** 深知,时不我待。

“你不必再多言,这事虽难,也要去做!”

清晨的呼唤即将到来。

皇帝难得地征求儿子的意见。

“儿臣认为……”

“改革利国利民,利大于弊。”

“要做好事情,必须先准备好工具。”

“大秦若要长久强盛,朝廷必须汰除无能者,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员。”

“就像花草树木需要不断更新枝叶,国家也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愈发强大。”扶苏迟疑了一下,坚定了下来。

父子二人不经意间对视了一眼,都读懂了彼此心中的顾虑。卸磨杀驴,恐会引来非议与不义之名。

皇帝的确在乎这些流言蜚语!虽然他已经背上了暴君的恶名,依然关心史书将如何书写他的名字。历史上有许多开国功臣被斩的先例,但因此成为“暴君”的并不多。可惜的是,始皇帝尽管对武将以诚相待,却被描述为“寡恩刻薄”。历史,终究是由后人来评说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