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提供了一份“可能的目击者报告”,但报告内容与警方已有记录完全一致,没有任何新信息。
几周后,他又以“黑市交易人贩子”为由,索要额外1万信用点。
玛丽最终发现被骗,报警举报,但由于合同条款漏洞,警方未能立案。
案件编号:B1045
报案人:凯文·史密斯
凯文的儿子失踪后,他联系韦斯特进行调查。
韦斯特提供了一封“匿名信件”,暗示孩子可能被拐卖到外地。
但经警方调查,该信件的笔迹与韦斯特本人高度相似,最终被认定为伪造。
凯文支付的1.2万信用点最终无法追回,案件进入民事诉讼。
案件编号:C2098
报案人:艾丽莎·格林
艾丽莎的弟弟在10年前失踪,最近收到“疑似亲属”的来信,表示愿意见面。
她雇佣韦斯特进行身份核查,但韦斯特提供的调查报告被发现是完全捏造的。
艾丽莎支付的7000信用点最终无法追回,案件被列入诈骗调查。
……
“看来受害人明面上是私家侦探,实际上在欺骗那些亲属失踪的家庭嘛。”李书喃喃道,“这种钱也挣,真没良心……”
舒良策目光扫过屏幕上不断跳出的案件记录,案件编号后接连不断的序列数字表明,这个韦斯特生前所涉的诈骗案远远不止这三起。
仅警方备案在案的,就已经超过十余起,更别提那些未被报案、或最终未能成功立案的案件。
失踪者家属这类目标群体大多情绪脆弱,容易受骗,希望快速找到亲人,即使付出高昂费用也愿意尝试。
而事务所表面合法,签订合同时附加免责条款,即使骗了钱也难以定罪。
只要提供“调查报告”,哪怕是捏造的,就能避免直接被起诉诈骗。
而且韦斯特采取的是分批收费,逐步榨干受害者,
先收少量调查费,让客户降低警惕心。
然后以“更深层调查”为由,不断加价,最高可达数万信用点。
……
数据流在空气中交织,冷色调的浮动界面层层叠加,像是无形的囚笼,将韦斯特的罪行锁进其中。
舒良策将所有案件都调出来,身边浮动光屏包围。
失踪者家属,心理脆弱,易受骗。
高额费用,层层递进,骗得干净利落。
事务所名义合法,签订免责条款,规避法律责任。
每一个细节,韦斯特都计算得精准,确保自己始终站在法律的边缘,像一只谨慎狡猾的捕食者,利用法律漏洞榨取每一分钱。
舒良策视线微沉,光屏浮现的案件信息与尸检报告的数据交错在一起,
死者腹部致命的深切割伤,手部的多处防御伤口,结合作案凶器推测出的斧头……
这些都在拼凑出一个高度指向的可能性——
作案人极可能来自这些受骗家庭。
他不是随机杀人,也不是精心策划的职业犯罪,而是某个受害者,或某个痛恨韦斯特的亲属,愤怒至极后动手复仇。
这给警方的侦破带来了新的难题。
以往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是为了找到动机明确、与死者有直接矛盾的嫌疑人,
比如债务纠纷、情感恩怨、利益冲突等,通常能缩小调查范围,快速锁定可疑对象。
但这次不同——韦斯特的受骗者众多,且分布广泛,他骗的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整个群体。
作案人可能是任何一个受害者,或者受害者的亲属,甚至是多个受害者联手作案。
这种情况下,警方无法依靠传统的“死者关系网”来筛选嫌疑人,而必须重新梳理所有受害者,排查谁的愤怒最终转化为杀意。
然而眼下时间紧迫,要怎么进一步缩小嫌疑人范围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