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基也扭头两人对视,贾逵没有多说,但忧虑之情就写在脸上。

不是说主将不能冲阵,而是现在内部的形势不是很妙。赵基缓缓歪头看贾逵,打趣:“梁道兄这是怕我被匈奴俘虏啊。”

“或许吧。”

贾逵笑了笑,不由想到了赵基当时开的那个玩笑,随即笑容收敛,极端严肃起来。

真有人出卖,赵基偏偏又没死,那事情真就好玩了。

想到赵基被匈奴人五大绑,又说服匈奴人听从赵基的指挥,赵基换个匈奴人名字,再调头回来打汉军。

那场面,贾逵已不愿深想下去。

赵基也收敛笑容:“我会注意的。”

如果刘协默许公卿百官捅他一刀,那就北渡汾水化身为胡,狠狠收拾这帮衣冠禽兽。

大概只有落到诸胡手里,与真正的禽兽为伍,公卿百官们才能说话、做事时过过脑子。

见此贾逵也不再多说什么,这件事情与他无关,他只是根据赵基的性格做出这样的预判。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没有他的提醒,赵基若沦落到那一步,肯定会假死化胡,狠狠报复汉室朝廷。

只是有了他的提醒,赵基会提前做准备,能报复的更猛烈,让参与者难以逃脱。

贾逵不想跟现在的朝廷有太多交集,他就负责伤兵营这里的事务,其他的事情不想管。

以他的资历、体量搅合进去,两头不讨好。

他的妻兄柳孚接受尚书郎的征辟,也没有去朝廷赴任,依旧留在侯氏庄园管理后勤。

别人不清楚公卿百官的落魄模样,柳孚住在安邑隔壁的解县,肯定清楚公卿的落魄、寒酸样。

若不是赵基果断发动兵谏,鬼知道这帮报复河东大姓、豪强的公卿会把河东祸祸成什么模样。

别看那么多豪强子弟从虎步军跳出去,积极当了朝廷的郎官。

不是他们多么喜欢朝廷,纯粹是不喜欢赵基的强势,又怕被军法株连,暂时躲避罢了。

真论恨,这些人更恨朝廷。

闲聊几句后,赵基离开小屋,去巡视新旧伤员。

许多轻伤员都在晒太阳,受伤虚弱、嗜睡,他们饮食供应充足,吃饱后就提着水葫芦休息。

都是墙角草堆上躺着,赵基对沿途见到他的伤兵也只是摆手打招呼,尽量不做聚集。

进入帷幕手术区域,各种声响不绝于耳。

赵基就见一名披着黑巾的虎步军士横躺在木板床上,嘴里咬着木枚,面容扭曲渗汗。

左臂被两个护工死死固定,军医已拔掉他小臂上的断箭,正用带钩尖刀清理创口内可能存在的铁屑、木刺。

清理后清洗两遍,才敷药包扎。

伤兵已经虚脱,赵基靠近看了一眼,翻开对方眼皮,对方定睛看他。

认出赵基,伤兵立刻激动起来,赵基收回手:“好好休息,两日后伤口结痂,就可以去城中休养。”

伤兵嘴里咬着木枚,只是点头。

赵基又巡视别处,伤兵不能长期留在军营里,一些伤兵的低落情绪会扩散、影响其他人。

还有伤员救治区域,要跟养护区域分开,避免交叉感染、情绪感染。

将伤兵当自家兄弟、子侄来照顾,这本身就是一种对北绛义兵的攻心计。

实在是物资不充沛,否则按着赵基的本意,就连匈奴轻重伤员也要一并收治。

匈奴伤员,客观来说,对提高军医手术能力很有帮助。

主观上来说,能快速打击、挫伤匈奴人的战意。

走出手术区域,就见毌丘毅站在小营区门口,下午五六点的阳光洒在脸上,毌丘毅的精神很不好。

见赵基走出来,毌丘毅快步上前,将一小捆布条递给赵基:“侍中,此战场所得箭书。”

“哪里的箭书?”

毌丘毅左右看一眼,低声:“早间我率羽林护卫行营时,在行营外所见。”

“天子、伏公可曾知晓?”

“不敢透露。”

毌丘毅有些不敢抬头,垂首低语。

赵基左手握着这捆布条箭书,咬牙露笑:“行营外所见,不给天子观看,却拿来给我?早不给我,偏偏日暮时给我?”

看也不看,抛给毌丘毅:“先让天子看,天子给了手诏,我再看。否则,我就当没有这些箭书。”

说罢赵基就转身,负气而走。

毌丘毅脸色反复变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东西能拿给天子看?

看了后,他将里外不是人。

不给看,也不会有人记他的好。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