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喜新厌旧,该淘汰的要淘汰
不过二队还算不错,到了过节,除了给大家分猪肉,还会磨一些豆腐分给大家。
今年的鸭子也已经开始在稻田里放养了,加上新孵化出来的小鸭子,禽舍一共有将近2500只鸭子。
队里拿出来200只鸭子分给大家,保证每家每户至少能分到一只鸭。
产出生猪,点数+3060】
产出麻鸭,点数+800】
总点数::90077点。】
养猪场还剩下189头猪,禽舍那边还有将近2300只3鸭子。
方唯和盘莲提着分到手的东西回家,阿姐已经在煮粽子了。
小家伙躺在小推车上,见了爹娘回来,裂开小嘴一个劲的笑。
方唯去洗了手,然后抱着小家伙去门外晒太阳。
“队长,你也会抱孩子呀?莲在不在?”
这时,铁燕红从对面走了过来,看到方唯抱着孩子的模样,感觉很新奇。
因为之前没见过。
“莲在家呢,你自己进去吧。”
方唯冲着对方笑了笑,也没问她找盘莲干嘛,就让铁燕红直接进去了。
他抱着孩子溜溜达达的走到了学校这边,正好碰到了蔡晓萍。
“队长,这是你的孩子?”
“是啊,我儿子。蔡老师,你们都去领肉了吗?”
“领了,有猪肉、鸭子和豆腐。谢谢方队长,我们怪不好意思的。”
队里分东西,连8个接受教育的人都有,医务室和学校自然也都有一份。
这种福利性质的支出,不需要和其他生产队均摊,算是二队的一点心意。
两人聊了几句,便交错而过。
方唯转了一圈才回家,回到家午饭也做好了。
今天是端午节,盘莲很想念阿公。主要是因为孩子太小,要不然一家人就去寨里过节了。
晚上。
方唯把关崇阳和孙道人叫了过来,方平也来了,四个人坐在一起边喝边聊,聊到了半夜。
孙道人最近经常在医务室帮人看病,赵宝成跟他学了不少知识。
现在他的名气也逐渐打响,甚至有其他公社的社员跑来找他看病,多点钱都愿意。
“老三,队里今年种了不少药材,我去看了一下,恐怕要好几年才能有收获。你为啥不搞一些短平快的项目?”
“短期内我们凭借育种的优势,日子能过的不错,没必要死盯着眼前的利益。
等我们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发展起来了,到时候即便没有了稻种的优势,队里也不至于返贫。”
说到队里目前的情况,有喜有忧。
但总的来说发展的势头不错,未来可期。
“哎呀,都这么晚了,我俩回了。”
聊得高兴就忘记了时间,最后方唯把关崇阳和孙道人一起送了回去,才回家睡觉。
第二天。
方唯和大哥方平一起进了山,因为之前做过标记,所以采摘草药的效率很高。
一些多年生的草药,平时很难见到,但方唯就能找到连成片的。
每个品种的草药,两人都只采摘了一部分,绝种式采摘是不可取的,他们也不会那样做。
回到家后,方唯挑选出来一些稀有品种,第二天拿去育林区进行移栽。
剩下的经过炮制,暂时存放了起来。
随后一段时间,兄弟两人有时间就会进山采药,最后把其中的大部分草药都卖给了收购站。
因为有一些属于珍贵药材,这批草药一共卖了1800块钱,方唯大受震动,以前还真小瞧了这里面的利润。
方唯拿了1000块钱,然后给了方平800元。
“大哥,这下心里舒服多了吧?你不要着急,想赚钱有的是办法,慢慢来吧。”
方唯这次只是牛刀小试,他发现由于有了属性的加成作用,山里草药的生长速度大幅加快。
以前需要5年才能成熟的草药,现在只需要将近3年的时间就可以采摘了。
而那些一年生的草药,就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会长一茬。
他有意识的搜集了各种草药样本,移栽了很多只有在大山深处才能见到的草药,极大的丰富了林下草药的品种。
“老三,回头抽空进山再采一些草药,孙道人那边有用。”
方平把钱收了起来,他也的确看到了挣钱的门道。
不过,他也不是贪得无厌的人,该做贡献的时候也毫不含糊。
于是,兄弟俩在问过孙兆东之后,又进山采了几次药,使得医务室的药材柜充实了起来。
基本上医务室需要的常用草药,在山里大都能找到。实在找不到的,或者本身就生长特殊地理环境中的,才需要外出购买。
别看小小的一个医务室,从成立至今,为社员们解决了基本的医疗需求,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方平就一头扎进试验田里,不再关心其他的事情。
试验田和大田里的稻子,陆续进入了结实期的末尾,收获在即。
新的杂交水稻已经崭露头角,相同时间插的秧,却比别的品种的稻子提前成熟。
方唯亲自带人收割了这批杂交水稻,方平则带人收割了不育系。
最终,方唯得出了结论,新的杂交水稻培育已经培育成功,亩产达到了1310斤,再次刷新了记录。
郑先发和魏光华闻讯赶来,两人都激动不已。
“郑主任,魏支书,中午去我屋里头吃饭,让你们尝一尝我们新搞出来的南光三号】稻子。”
方唯意气风发,大家忙活到中午,他把郑先发和魏光华拽到了家里,然后让阿姐特意煮了新米,也就是刚刚命名的南光三号】。
三个人坐下来喝茶,盘莲帮着阿姐在厨房里忙活。
时间不长,四菜一汤就端上了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