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有新衣服,她挑了一件红颜色的,看着喜庆。第二天。

方唯一家人加上王竹韵去了公社,一口气找了好几张相片。

首先是全家福,一家三口头一次合影,摆了半天的姿态。

然后方唯和盘莲单独照了一张,王竹韵抱着小宝照了一张,盘莲和阿姐照了一张,最后大家一起合照了一张。

照亮要过两天再来取,大家在供销社买了点日用品,便返回了家里。

小宝今天很兴奋,咿咿呀呀说个不停。阿姐说小家伙想说话了,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开心。

夜里下了一场小雨,干旱的天气稍微得到了一些缓解。

说实话,今年的农业生产多亏有姚家岭水库放水灌溉,要不然全县肯定会减产。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三天,过后才才放晴。

方唯突然间来了兴趣,一大早喊上盘莲和大哥,打算进山采蘑菇。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这个季节在山里可以采到天鹅菌】,一想起菌子的鲜美,他就忍不住流口水。

天鹅菌不好找,但对于方唯来说都不算啥事。

他很清楚那里有成片生长的菌子,就是路途稍远一些,三个人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

“就在那边,那座山头的阴面应该能找到不少菌子。”

这一带他曾经来过,所以一马当先充当了领路人。

来到北阴面,果然在松树林里发现了挺多的天鹅菌】。那还客气啥,三个人赶紧开始采摘,到最后三个背篓都装满了。

随后大家歇了一会,喝了几口水吃了点干粮,便往回赶。

“老三,家里也吃不了这么多的菌子,明天一大早去圩上卖掉一些,你说呢?”

“行啊,我正好也想去逛逛。”

兄弟两人约好明天去赶圩,盘莲也要去,方平回家一说田桂也想去。

于是第二天,他们四个人就一起去了圩上,打开背篓没多久,带来的一些天鹅菌】就卖光了。

两兄弟每人都收入了几十元钱,这玩意还真不便宜,就是数量太少了,采摘期又短,没办法长期赚钱。

然后四个人就在路上到处逛了逛,买了点小东西之后,便返回了村里。

这段时间算是秋收之前比较清闲的日子,田间管理用不了太多的人,社员们都是轮流上工。

方唯考虑了一下,决定多给大家一个挣工分的机会,于是进行了一次油茶林更换树种的大会战。

他和郑虎商量了一下,便召集社员们开了个会。

有工分赚,大家都显得很积极,几乎不用动员,报名的人数超过了预期。

第二天。

方唯和郑虎领头,组织一部分壮劳力伐木,将原先老化的油茶树砍掉,然后将育苗区的油茶树苗移栽过来。

除了照看田地的社员,几乎所有人都上了山。

除了春播和夏收夏种,队里再次出现了全员劳动的场景。

油茶林更新换代的进度之前就很快,剩余的工程量并不算大,所以这项工作只用了不到半个月就胜利完成。

方唯本来挺高兴的,但其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让他有些郁闷。

那天他在山上忙活,本应该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的王老师和齐老师,却跑来找他。

学校虽然挂着大队小学的名头,但实际上是他在管理。

“对不起,方队长,我俩接公社通知马上要去那边报到,这边的教学我们没办法继续了。”

两个公办教师说好在这边呆一年的,结果干了一半就要跑路。

当然,这事和他们两个没关系,是公社那边下发的通知。

“有什么特殊情况吗?怎么这么着急?”

方唯不会朝他俩甩脸子,但该问的还是要问一下。

“我们也不知道呀,就是突然来了通知,让我们马上去公社报到。”

对方也不清楚缘由,方唯还能说啥?

送走了两名公办教师,学校里就只剩下蔡晓萍和铁燕玲两人。

学校一共有60多名孩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两个人有点慌了神。

方唯去找了她俩,安慰道:

“我听到大家的反应,说你们其实教的不错,孩子们也很喜欢你们。不要怕,平时怎么教学继续保持就是了,等有机会我送你们去进修。”

两人的情绪这才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说实话,在农村一个民办教师带几十个孩子是常态,而她们是两个人,真没资格叫苦叫累。

“好的,方队长,我们会努力的。”

两人表了决心,便继续回去上课。

方唯叹了一口气,要不了多久,城里的初中生和高中生就会下乡插队,反而是农村小学能维持基本的教学。

等到时候他的手下就会有不少知识青年,但他不想换掉蔡晓萍和铁燕玲,因为她俩一直都很尽职尽责。

“还是要想办法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

方唯随后有了一个新的想法,等忙完了植树造林的事情再说。

匆匆数日。

队里的油茶林彻底变了模样。

原先老化的油茶树不见了,漫山遍野都换上了新的油茶树种。

事实证明,这种野生的油茶树,经过人工培育之后,显现出了很多优良的性状。

首先就是产量高、出油率高,其次是树种的抗性十分优越。

忙完了这件事,方唯去找了高青山,详情问问对方怎么才能提高两名代课老师的业务水平。

高青山之前是林学院的老师,他肯定懂一点。

“这还用说,当然是让她们继续学习啊。初中生当老师的确有点勉强,应该继续学习高中的相关知识。

我给你推荐一个人,杨帆,可以让他给两名老师补课。学校忙不过来的时候,甚至可以让他去代课。”

高青山没有大包大揽,反而是推荐了杨帆。

杨帆是下放到二队接受再教育的8个人当中的一个,三十来岁的年纪,带一副眼镜,文文弱弱的,干农活还不如女人。

所以队里给他评了半劳力,干一天活也就能拿5、6个工分。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