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心里有点不屑,那些什么毛皮毛毡之类的,在内地销量挺差的,卖不出价格,自然是兴趣缺缺了。

架不住火儿赤台万般恳求,赵辉勉强答应先看看泰宁卫的皮货。

毛皮什么的还可以,但毛毡就比较磕碜了。毛毡是牧民们用羊毛贴在一起捶打出来的,又硬又膻。这玩意除了“骚鞑子”没人愿意用,在内地几乎没人要。

赵辉用两根手指捏起来了一张毛毡,看了看又扔了回去。

“大人,这毛毡用来御寒可暖和了,放在屋顶或者铺在家里,都保暖得很。我们用毛毡做成衣服的内衬,就是暴雪天也冻不死。”火儿赤台见赵辉看不上,急忙安利他们的产品。

“我们汉人不用毛毡,那玩意又不是羊毛衫……”赵辉突然灵光乍现。

“对啊!”这个时代还没有羊毛衫,如果能把蒙古人的羊毛做成羊毛衫的话……

赵辉十分欣喜,命人叫了几个会纺纱的军匠来,又让火儿赤台弄几斤羊毛来,当即命人纺起毛线。

明军卫所制度有诸多弊端,但有一点好,那就是跟生产建设兵团一样,拥有各种工种的人才,军中各种军匠一应俱全。

朱瞻基在赵辉的建议下,废除了轮班工匠,但仍旧维持了军匠制度,不得不承认军匠还是很有必要的。

军匠在羊毛里挑挑拣拣,回禀道:“启禀督帅,这些羊毛粗粗细细,很难纺成线啊!不堪用!”

火儿赤台一脸尴尬,又命人搬来几十斤的羊毛,几十个军匠在其中挑了两三斤细羊毛出来。这才开始纺线。

过了半天,总算纺出来了二两毛线。

赵辉喜道:“好好好,没有比我更懂毛线!”接着又命人传来几个老婆子,让他们试着用羊毛线织成巾帕。

织完的成品果然有几分后世羊毛衫的内味了,赵辉差点喜极而泣。

“我终于可以造出来和 21 世纪一模一样的东西了。”赵辉暗自高兴。

接下来,赵辉便让火儿赤台发动他的牧民们,男的剪羊毛,女的纺线织毛衣,忙得不亦乐乎。

按蒙古人制作毛毡的技术,他们清洗完的羊毛很不干净,赵辉便拨了几百斤草木灰让他们用来清洗羊毛。

因为草木灰水中含有碱,可以中和掉羊毛上的油脂,洗出来的羊毛更干净。

不过目前泰宁卫的羊毛还有个硬伤,那就是羊毛产量低、毛还粗细不一,很难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得想办法帮泰宁卫改良羊种才行。

赵辉写信给杨荣,他叫杨荣就应该对“羊绒”有所了解才对,问问他大明有没有毛又长又细的羊,有的话弄几只过来。

如果将来蒙古人都去养羊、织羊毛衫了,那不比用刀枪征讨方便许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