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火儿赤台的介绍,赵辉顿时明白为啥火儿赤台来降顺的原因了。火儿赤台并非辽王后裔,又总跟汉人交往,那当然跟兀良哈其他人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见明朝皇帝来亲征,顺水推舟就投降了。
如今见赵辉在大宁卫待着不走了,应该更为高兴,毕竟火儿赤台投降大明怕的就是报复,赵辉跟钉子一样扎在大宁,脱火赤想要报复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明白了这一关节,赵辉心里也暗爽,有了火儿赤台这一臂助,恢复大宁卫就更容易了。
“小火赤啊,我给你起个汉名怎么样?”赵辉对火儿赤台笑道,“以后你老要和我们汉人打交道,总叫你蒙古名不太方便。”
火儿赤台很高兴:“好啊。”
“不如就叫火基好了。”
火儿赤台疑惑道:“火鸡是什么意思?”
“寓意你的部落如火一般旺,你的基业稳固如山。”赵辉信口胡诌。
火儿赤台大喜,欣然接受。
赵辉从火锅里夹了一筷子羊肉,蘸了蘸他带来的各色香料。
一口羊肉下肚,赵辉又抿了一口酒,舒坦地笑道:“火锅真是个好东西,古往今来都很受欢迎,也不知道是我们哪位先贤发明的。”
火儿赤台恭维道:“你们汉人总是很聪明,不过有时候聪明过头,老喜欢坑人。”
赵辉拍拍胸脯,“小火鸡……你放心,我赵辉行事做人,从来坦坦荡荡,绝不阴人。”
火儿赤台又请求道:“大人,不如顺便赐我一个汉姓吧?”
赵辉连忙摇头,赐姓一般得皇帝赐,自己可不能越殂代疱,便撺掇火儿赤台上表,请求赐姓,可以仿金忠例,同样赐姓金。
这样火儿赤台就有了汉名——金火鸡,一听就是富哥,不是么?
有了火儿赤台的投靠和以工代赈的“薅羊毛”党,这个冬天大宁城十分繁忙。闲着没事的泰宁卫男人出工帮赵辉盖房子、修复城墙,赵辉则供应他们一天两顿饭,一稀一干。
赵辉成功恢复了大宁的城垣,避免了开春被南下的蒙古人突脸开大。泰宁卫部众则得到了明军的庇护,既没受到报复也没饿死人,实在是双赢。
火儿赤台将此事上奏朱瞻基,顺便还请皇帝赐姓。赵辉则上贡了两件羊毛衫,给皇上和太后开开洋荤。
朱瞻基下旨褒奖了二人,还顺手给火儿赤台赐名金义,完全把赵辉的一点恶趣味给搅黄了。
天气渐暖,大雪融化,赵辉又上奏希望朱瞻基赶紧催促移卫的兵马赶紧搬家来大宁,他估摸着阿鲁台不会甘心大明朝又重新占据大宁,今年一定会大举反扑的。
赵辉又询问火儿赤台也就是金义的看法。
经过一个冬天的合作,金义对赵辉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知无不言。
“如果我是阿鲁台的话,春天就南下,拿下大宁。”金义边吃着火锅,边与赵辉侃侃而谈。
赵辉不解:“春天,马儿饿了一个冬天,都瘦了,春天就南下胜算不大啊,他阿鲁台又没有攻城的能力。”
金义给赵辉夹了一块牛肉,“就像这肉,得趁热吃,等凉了,又凉又塞牙。阿鲁台估摸着大宁城墙一个冬天修不好,皇上也不会在冬天大举派兵来大宁驻防,春天你们汉人的粮食也还没收成,大宁城内也必然缺粮,无法长期坚守。”
金义又总结道:“春天!只有这个春天才有机会,晚了他阿鲁台也就不来了。”
赵辉顿时警觉道:“卧槽!言之有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