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 商号的分红下来,黎峰拿了七百四十两银子回家。

陆柳已经见过更多的银票了。那时是定金和货款,都不能自家拿着使。他一天要看好几遍, 无数次庆幸家里人多狗多, 不然他得不吃饭不睡觉的抱着银票,生怕被人偷走。

现在有了这七百多两银子,他心情没因数量差距而变低,几张“纸片”都数得有劲儿。盘算着银子该怎么花。

他暂时不开大酒楼,想等家里事情告一段落再说。

十二月的大集, 会忙到正月里。

黎峰年前到年后都有事情忙,商号的事之外, 就是送节拜年。年前刚歇下,到了初一, 又里里外外的跑动。年后还要把留在城里过年的客商们全拜访一遍。

他也不客气,把海有田薅着一起了。让他分担一些。

顺哥儿想选正月的日子,他看大哥太忙,往后推迟些时日, 定下正月二十七成亲。

陆柳细数家中事务,觉着今年干不了太大的事情,想把银钱花在实处。

他跟黎峰说了要在府城购置田地的事。黎峰以为他要置办田产, 没多想就答应了。

再说盖鸡窝兔窝,黎峰也没多想。还参考了陆杨的庄子配置,说可以弄个磨坊。

余下的银子, 陆柳不敢拿出去做生意, 为着稳妥,去问了哥哥的意见。

他们手上要留些银子,不知道要不要全攒起来。

陆杨给他提供了几个法子。要是求稳妥, 就添置一些固定的产业,比如铺面、田产、宅院。以后转手都是银子,不会砸手里。往外租,也有一份进项。

陆柳想要踏实些,可以根据他的需求添置,比如买下一间酒楼,置办一份自家的产业。租来的总是不一样。

除此之外,他们是靠着西山发家的,挣钱以后,要回报乡里。

回报不仅仅是说有个商号在,盖几个晒场,建起作坊,让寨子里的人跟着一起挣钱就够了。要让大家伙都凝聚起来,让他们有个共同的信念。

大宗族都有宗庙。他们也可以出钱盖一个祠堂,把人心聚在一起。

为着祖宗香火,为着死后进去受香火,寨民的团结力会非常强大。

再就是田产的购置,府城和县城离得不远,陆杨是建议陆柳在县里要留一份田产。有一份家业在寨子里,可以给大家伙做榜样,也让大伙知道他们的根子在黎寨,会感到踏实。

以猎物来说,他们没法量化。好在大家都开始农耕生活了,对田地有数。大片的良田摆在面前,他们便知道要奔出个什么样的前程了。

到时回家,要让他们以一亩田地的银子来做目标,让他们朝着这个数目去攒。攒了一亩再来一亩。

现在哪有人能抵抗住田地的诱惑?这可比小小一粒银子管用多了。

这样的一份田产,他们不能给寨子里的人种。

时间长了,容易激增怨气。觉着他们都这么有钱了,还要为几袋粮食跟人计较。

陆杨建议请佃户种,每年固定给寨子里捐赠一些粮米,根据当年收成定。

寨子里有孤寡幼小,这些人需要供养。算他们积德积福。

这几样办下来,就要把陆柳手里的银子花去一半。

陆柳目瞪口呆:“哥哥,你真会花钱。”

要是他正巧相中了一家大酒楼,那完了,他手里的银子都不够用,还得拆借一二。

陆柳垂眸想想,他把家人放在前头。

府城的田地一定要买的,再给家人添置些衣裳首饰。

铺面先瞧着,他想在附近买,虽说这里不如外头的生意好,但书生的生意相对好做,这都是要脸的人,他们家有个举人老爷,能得许多便利。不过是少了众多商户的席面,正好有个清静。

然后先拿银子,把祠堂盖好。

他们在山寨盖过晒场、蜜坊,也盖过房子,三十多两银子,就能盖个很大的房屋了。陆柳没进过祠堂,追加一倍,再凑个整数,想拿七十两银子盖祠堂。

这天,黎峰带海有田回家吃饭,陆柳找海有田问了些祠堂的事,一听什么木雕石雕的柱子都是以十两计算,往上几百两都有。他眼前一阵阵的发黑。

海有田说:“其实盖祠堂,你们要坚定些,不能被人忽悠了。这些人会拿祖宗压人的,什么你肯让你家祖宗睡茅草屋破房子吗?又什么别家门前都有狮子看门,你祖宗啥也没有。还有一些很气派很花钱的玩意儿,都是说大房子空荡荡,祖宗在里头住着不舒坦。其实都是套话。

“你说你只有三十两银子,他们也给你吹出花样,说你们孝顺,祖宗们能从坟堆里搬到大屋子里住,晒不到太阳,淋不到雨雪,还能天天享用香火。往后挣钱了,一点点添置,也让祖宗们看着家族一点点强盛起来,他们欣慰,地下有灵,都会保佑你们的!”

听完这一串话的全家人:“……”

果然挣钱是有方法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