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出来的耕地里面现在主要种植的胡萝卜、芥菜、甜菜等耐较为寒的蔬菜。

差不多一个月后便能收获,然后开春开始种植麦子。

等到秋收,莫尔小镇的粮食便能扭转入不敷出的局面。

但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开垦出足够的耕地。

目前这点耕地,对于安苏拥有的庞大领民数量显然是不够的。

幸好莫尔堡领主领导一切的生产生活,集体劳作劳动成果集体分配,颇有一种莫尔公社的感觉。

唯一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归于领主,而不是全体领民。

操作起来在安苏的熟悉区域,符合他集中力量才能干大事的观念。

把小镇建设起来,发展越繁荣自己能得到的税收越多。

先把蛋糕做大,安苏这个先进理念已经击败百分之九十九的领主同行了。

巡视小镇完毕之后,安苏回到城堡,让保罗、卡赞、韦兰德等一同用餐。

“目前来说,耕地的面积是远远不够的。”

安苏放下筷子,语重心长的对卡赞说道。

刀叉他也是用的,筷子和刀叉都用,随心所欲不逾矩。

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下,拥有一份地的家庭算是小康,一份地就是三十英亩。

也就是家庭耕种一百八十亩地,才能算富农。

那是在之前传统的落后生产力下。

至少在安苏这个东方灵魂看来,这里的人们的农业生产简直差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从一开始的播种就相当没技术含量,与其说是播种,不如说他们是撒种子。

能播种的地方都撒上种子,数量不一,没有规律。

有的地方进步一点,知道先在地上戳个洞然后把种子放进去。

真是纯纯的蛮子,啥也不会。

撒完种子,也就只会除除草等收获了,哪多哪少凭感觉,产量高地凭天意。

开荒方式也很硬核,把一块野生土地圈起来,然后一把火烧过去。

烧毁的灌木与野草的灰烬,正好成为作物的肥料。

标准的刀耕火种。

只不过种上两次后,土壤肥力就下降的厉害。

轮作养地也只能维持在低肥力状态,粮食不可避免的产量低。

刚烧过的土地,亩产还能达到百公斤,后面轮作则就亩产七十公斤就算是好的了。

这还是老天爷赏脸的情况下。

如果老天爷心情不好,大风减半,暴雨全完,没有丝毫抗风险能力。

连个引水灌溉的水渠都不会修,这不是种地,这简直是糟蹋土地。

于是种地血脉觉醒了的安苏,决定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并革新农业技术。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三分之一轮作,也叫三圃式轮作。

即把地分为三份,每份按照冬谷类-→春谷类-→休耕的顺序轮换。

三份地中每年有一块休耕,一块种植种冬谷,一块种植春谷。

中农家庭则是九十亩的耕地。

三分之一轮作下,六十亩地才能保证一个五口之家吃饱饭。

因此,拥有四十五亩耕地的家庭只能算贫农。

拥有三十亩以下耕地的家庭,则是赤贫农了。

而且,这种生产方式下,种子和收获的比例那叫一个低,差不多是1:4。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