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艾书虽然失去了一些合法增财的机会,但看着孙子翻身、爬动、站立、走路、呀呀学语……茁壮成长,天伦之乐胜过一切。

艾书临近退休之年,常常思考退休后如何发挥余热,把晚年过得充实些。

艾书的第一选项是回老家帮助基层工作,建设美丽家乡,但由于本人没有得到正本清源,没有党籍的工作无疑是困难的。时值“5.12”汶川大地震,他把自己多年自留自存的党费521元,佚名投在政府设的露天“爱心箱”里,断了首选念想。

如何过得充实,想办三件事:一是区域乡镇企业志;二是平生只写一部书,记录见闻事;三是牵头编纂本支系族谱。三件事预计十年完成,那就是年逾古稀了。

三件事,对于个人来说都是新鲜事,须从头学做。自费参加省地方志办公室举办的“地方志”培训班学习。五天的学习,艾书像小学生一样,不迟到不早退,洗耳静听,认真记录。

对于地方志的总则、观点、体例、内容、记述、资料、行文、出版等,专家们分章授课,艾书连内急都挨住,生怕漏听漏记。特别是体例和记述是志书的基本要求,艾书笔记最全。对于体例中的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等文书处理要求,艾书还在笔记文字下加了着重号。

几天学习下来,艾书那32k的笔记本,记得满满的。

回临川后,艾书以企业协会秘书长身份召集各镇乡办事处相关人员进行了修志培训。

艾书在作总结时要求:

“一、修志要先修身,秉笔直书,胸怀坦荡,不以亲我者而厚之,不以疏我者而薄之,不挟带“私货”入书。

“二、在体例上以第三人称记述,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述而不论,寓观点于记述之中。

“三、生不立传。应立传人物为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者,以及本藉人物在外地有重大影响者。在人物传、人物简介、人物表以外记述人物,以事系人,人随事出。记述人物准确、客观、公允。

“四、人物直书其名,即使写自己的长辈,也不冠褒贬词语,不在姓名后加身份词,不冠我祖我父、我女之类称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