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赵冰的应允,陈玉娟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满意的笑容,眼角的皱纹都似乎在那一刻变得柔和了许多。

她再次拿起筷子,夹了一块色泽诱人、香气扑鼻的豆腐放到赵冰的碗里,嘴里念叨着,“儿子,多吃点菜,看你瘦的,妈心疼。”

赵冰笑着点头,心中满是温暖,他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饭后,赵冰按照习惯,洗了个热水澡,身体的疲惫随着温热的水流缓缓流走。

他换上舒适的家居服,一头栽倒在床上,很快就陷入了沉睡,梦里似乎还回荡着母亲温柔的叮咛和父亲爽朗的笑声。

与此同时,陈玉娟收拾完碗筷,从厨房里拿了一个红彤彤、圆滚滚的西红柿,简单擦了擦,便边吃边往村里的大槐树下走去。

这个习惯她已经保持多年了,每当有空闲,她总喜欢来这里和村里的妇女们聊聊天,分享家长里短,享受那份淳朴的乡村乐趣。

还未走近大槐树,一阵阵欢声笑语便随风飘来。

陈玉娟加快了脚步,刚拐过弯,就听见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响起 “哟,老陈啊,今天怎么没见你端着碗来咱们这儿凑热闹啊?”

说话的是村里的李婶,为人热情爽朗,总是能迅速捕捉到村里的每一个小变化。

陈玉娟笑着走近,手里的西红柿被她咬得汁水四溢,她擦了擦嘴角,说道,“这不是儿子回来了嘛,我在家里忙着给他做好吃的呢。

你们也知道,赵冰这孩子在外头不容易,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得好好招待招待。”

“赵冰回来了?难怪呢!”另一个妇女接过话茬,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随即,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赵冰身上,大家纷纷询问起他在外面的生活情况,是否习惯,工作是否顺利等等。

陈玉娟一一作答,言语间满是骄傲与自豪。

她讲述着赵冰的成长点滴,以及他在外面的努力和成就,仿佛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细细品味和珍藏。

妇女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和羡慕的声音,整个氛围温馨而和谐。

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太阳已经爬到了头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

陈玉娟抬头看了看天空,意识到时间不早了,便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哎呀,不聊了,我要回去了。

中午还得给儿子炖只鸡呢,他最爱吃我做的鸡肉了。”

说完,她挥了挥手,转身离去,背影在阳光下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满载着对家的爱与责任。

妇女们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心中暗自感叹,有这样一位慈爱的母亲,赵冰真是有福之人啊。

陈玉娟回到家中,轻手轻脚地关上门,生怕吵醒还在沉睡的赵冰。

她站在卧室门口,望着儿子安静的睡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孩子,在外面奔波劳碌,终于能回家好好休息了。她轻轻叹了口气,转身向后院走去。

后院里,几只家禽悠闲地啄食着地上的谷物,偶尔抬头望向天空,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

陈玉娟的目光在它们之间扫过,最终锁定在一只羽毛略显斑白、体型健壮的老母鸡身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