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峰没有说话,只是目光沉静地盯着窗外。夜幕降临,城市华灯初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将夜空映照得格外绚丽。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危机……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突然响起,郭凌峰心中一凛,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起身打开门,只见一个学生站在门外,神色慌张,语气急促地说道:“郭先生,不好了……”
“郭先生,不好了,老先生他……走了!”学生语气中带着哽咽,眼眶也红红的。
郭凌峰心头一紧,仿佛胸口被什么东西重重一击。他想起老人临终前那浑浊却充满希冀的眼神,想起那句“老祖宗的东西,总要有人传承下去”,心中五味杂陈。
屋内,老人的笛子静静地躺在桌上,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窗外,城市的车水马龙喧嚣依旧,各种新潮的娱乐方式充斥着年轻人的生活。网络上,一则关于外国某团队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改编成歌舞剧,并在国际上大获成功的新闻,正在被疯狂转发,评论区里充斥着“文化输出”“与国际接轨”的字眼,仿佛传统文化只有披上“洋外衣”才能获得认可。
李明看着手机屏幕,长长地叹了口气:“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来越不感兴趣了,我们的传承之路,难啊!”
郭凌峰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拿起老人的笛子,轻轻地擦拭着。他知道,传承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不会放弃,也不能放弃。
第二天一早,郭凌峰带着精心准备的资料,驱车前往郊外的一处幽静别墅。他要拜访的人名叫赵谦,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爱好者。
“赵老先生,您好,我是……”
“我知道你,你是那个在网上为传统文化奔走的年轻人,郭凌峰。”赵谦放下手中的茶杯,示意郭凌峰坐下,“说吧,来找我这个老头子有什么事?”
郭凌峰深吸一口气,将筹款的困境以及老人的离世娓娓道来。他语气诚恳,目光坚定,希望能得到这位老人的支持。
赵谦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表情。等到郭凌峰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年轻人,你的执着我很欣赏,但你要明白,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传统文化想要传承下去,不能只靠情怀……”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郭凌峰,“你得证明它的价值!”
“价值?”郭凌峰喃喃自语,内心五味杂陈。他知道赵老先生的话不无道理,在这样一个追求效率、利益至上的时代,传统文化想要获得认可,仅仅依靠情怀是不够的,必须找到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切入点,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赵谦放下茶杯,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郁郁葱葱的竹林,语气深沉地说:“小郭,我年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对传统文化充满了热情,甚至变卖了家产,想要振兴祖辈留下来的手艺。”他转过身,眼神中带着几分落寞,“可是结果呢?曲高和寡,无人问津,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逐渐走向衰落……”
“所以,你想让我投资,可以,但你必须证明给我看,传统文化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它有价值,有潜力,能够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赵谦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郭凌峰沉默了,他知道这是一场豪赌,如果赢了,就能获得宝贵的资金支持,将传承工作继续下去;可如果输了,就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希望,老人的遗愿也将成为泡影。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逐渐坚定起来,“赵老先生,您说得对,时代在变,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请您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会向您证明,传统文化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赵谦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郭凌峰,良久,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赞赏的微笑:“好,年轻人,我欣赏你的勇气和决心,我等你一个月,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改变很多事情。郭凌峰离开别墅,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驱车来到了一处僻静的公园。他坐在湖边的长椅上,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赵老先生的话。
“价值,潜力,生命力……”郭凌峰喃喃自语,他知道自己必须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桥梁。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郭凌峰打开一看,是一条新闻推送——“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将在本地举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