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手握阳性确诊单,缩在库房角落。库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那是消毒水味和卤肉冷却后的腥腻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她怀孕三个月了,这个消息如同大山般压在她的心头。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感染的,也许是在一次外出采购食材的时候,也许是在与某个顾客不经意的接触中。她更担心孩子和自己的健康,原本美好的憧憬就像泡沫一样破灭了。她曾经想象着自己怀着宝宝,看着熟食店生意兴隆,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现在,这一切都变得遥不可及,她感觉自己被世界抛弃了,孤独地承受着这份痛苦。
就在小青痛苦之际,小波气呼呼地冲进店。他的脸涨得通红,眼睛里充满了愤怒和委屈。他把盖着红章的罚单文件拍在案板上,这个月已经是第三张罚单了。罚单上的理由是防疫期间违规营业,他觉得很冤枉。他指着“未按规定佩戴N95口罩”的处罚项越说越气,声音在店内回荡着。他觉得自己在疫情期间已经很努力地遵守规定了,但是还是被处罚。最后,他抓起笤帚砸向墙角印着“同心抗疫”字样的二十箱隔离餐饭盒。那些饭盒曾经在封控期帮助他们熬过了艰难的日子,如今却像诅咒般堆满半个店面。我默默地把饭盒码齐,我的动作缓慢而沉重,我理解小波的愤怒,也知道这个罚单对于熟食店来说是又一个沉重的打击。
这时,刘兵掀开后厨布帘说东关小学的团餐订单取消了。这个消息如同冷水浇头,让大家原本就沉重的心情更加低落。东关小学的团餐订单一直是熟食店重要的收入来源,它的取消意味着熟食店的经济状况将更加严峻。大家陷入了沉默,这种沉默就像一块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一个人都在思考着熟食店的未来,但是却找不到出路,我们的处境愈发艰难,就像在黑暗的深渊中不断下沉。
到了五月,夜晚微风带着沙枣花香涌进店铺。沙枣花的香味本应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但在熟食店内,却无法驱散那压抑的氛围。
小青在清点最后一批库存时,看到收银机吐出的流水单数字触目惊心。日均营业额还不到封控前的三分之一,这个数字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了小青的心。而铺面租金却涨了40%,这对于已经处于困境中的熟食店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小青想起以前生意好的时候,店里顾客络绎不绝,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她还记得曾经为了准备足够的食材而忙碌的场景,那时候虽然辛苦,但是心里是满足的。如今,面对这样的困境,她却不知如何是好。看着库存里的那些食材,她想办法却又难以实施。她想过推出一些优惠活动来吸引顾客,但是又担心成本的增加;她想过减少食材的进货量,但是又怕顾客来了没有足够的选择。这种矛盾的心理让她痛苦不堪,她感觉自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迷宫里,找不到出口。
小波盯着手机屏幕上父亲卖掉两头耕牛换来的转账记录,心中满是愧疚与感激。他知道父亲为了帮助熟食店,卖掉了家里重要的耕牛,这是父亲对他的信任和支持。他想挽救店铺,但是他觉得这点钱远远不够。他看着熟食店内的一切,那些熟悉的设备、那些曾经充满希望的招牌,他不想放弃,但是现实却如此残酷。他在心里不断地计算着各种可能的方案,但是每一个方案似乎都面临着重重困难。
小青的孕检报告躺在抽屉最底层,B超照片边缘已经卷毛边了。她自从确诊阳性后就很少翻看,她害怕面对孩子可能面临的危险。她每次看到那张B超照片,心里就会涌起一阵悲伤和愧疚。她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孩子,让孩子在还未出生的时候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她的手在抽屉上停留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再次打开抽屉。
两人各自面临困境,命运在熟食店交织,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他们就像在茫茫大海上失去方向的船只,只能在波涛中随波逐流,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最后,我看着小波和小青打包行李的背影,思绪回到了去年冬至雪夜。
去年的冬至,雪纷纷扬扬地飘落,整个县城都被白雪覆盖,宛如一个童话世界。在西北味道熟食店内,我、小青、小波和刘兵四人围坐在蜂窝煤炉旁。蜂窝煤炉散发着温暖的热量,驱散了寒冷。我们分食着烤土豆,那烤土豆的香味在店内弥漫着,混合着大家的欢声笑语。小青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想给孩子起名“暖暖”,这个名字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小波则充满激情地打算在卤汤里加枸杞当归做养生熟食,他对未来的生意充满了信心,想象着顾客们因为养生熟食而更加喜爱他们的店。那时的他们,充满了欢笑和对未来的憧憬,没有疫情的阴霾,没有生意的困境,只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现在,与那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熟食店面临着重重困难,小青的健康和孩子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小波为了挽救店铺四处奔波却收效甚微,刘兵也在为店铺的运营担忧着。我看着小波和小青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伤。我知道,这个曾经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地方,正在被现实的困境一点点吞噬。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虽然美丽,但却遥不可及。我不知道熟食店的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大家的命运将会走向何方。但我知道,这个曾经承载着大家梦想的地方,在疫情的冲击下,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