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一边听着江川的汇报,一边用手指轻轻地敲击着面前的桌面,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沉默片刻之后,他才缓缓开口说道:“韩非之言虽激进,却也切中要害,老氏族势力确是棘手。然白泊顾虑亦非无理。”

江川一直留意着嬴政脸上的表情变化,见到此时嬴政面露难色,心中不禁暗自思忖了一番。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他再次开口说道:“大王,臣以为白泊之法更为妥当。秦国欲长久兴盛,改革势在必行,可当下局势微妙。六国尚存,犹如芒刺在背,大秦首要之务乃是统一六国。若此刻强行大刀阔斧改革,触动老氏族根本利益,引发内乱,恰给他国可乘之机。”

嬴政听闻此言后,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他不禁将目光投向了江川。要知道,江川向来都是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和核心人物!而此刻,他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江川看到嬴政诧异的眼光,立刻便知道嬴政嬴政心中必然充满了疑惑。于是,他向嬴政解释道:“大王,臣确实一直力主改革,但是眼下我秦国还算稳定,老氏族只是小问题,齐楚才是大患,臣不愿改革乱了秦国,给六国可趁之机!”

嬴政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盯着江川,眼神之中透露出一丝探寻之意,似乎想要看穿江川内心真正的想法。沉默片刻后,嬴政缓缓开口问道:“那依你之见,何时改革为宜?”

江川向前迈进一步,双手抱拳,深深作揖后回答道:“待大秦横扫六合,四海归一,彼时大秦威震天下,国内老氏族纵有心反抗,亦无力回天。且统一之后,资源人口尽归大秦,同时推行新政,阻力自会减小许多。”

嬴政静静地听着江川的这番话,双手抱在胸前,陷入了沉思之中。微风吹过,轻轻吹拂起他的衣袂。过了好一会儿,嬴政终于微微点了点头:“川之言,甚合寡人心意。”

江川见到嬴政的反应后,心中稍微放松了一些,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至关重要,绝对不能操之过急。毕竟,这涉及到秦国未来的战略布局和统一大业。

此时,嬴政紧接着开口询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如何应对齐国、楚国和燕国,你可有什么好的计策吗?”

江川恭恭敬敬地回答说:“大王,齐国国力尚强,楚国地域广袤,皆不可轻敌。可先以利诱之,离间其君臣,削弱其实力。至于燕国,近日燕国太子丹于咸阳刺杀剧辛与臣之事,看似鲁莽之举,实则表明燕国已有抗秦之心。但燕王喜生性多疑懦弱,未必真愿与大秦彻底决裂。”

听到这里,嬴政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冰冷的光芒,他紧盯着江川说道:“依爱卿所见,难道是要对燕国实行怀柔政策不成?”

江川拱手行礼,而后沉稳地说道:“大王,我秦军虽征伐三晋,但是多以谋胜,所耗兵力甚少,如今尚有百万雄师可用。齐国曾与我国结盟,现下却暗怀鬼胎。”

“大王可先遣使呵斥齐国为何背弃盟约,此举不仅能够占据大义名分,还能给齐国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若齐国不肯认错,我们便可名正言顺地对其出兵。”

“而楚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实力不容小觑。不过,楚国近年来内部纷争不断,国力有所损耗。大王不妨派遣使者前往楚国,暗中挑拨其内部各势力之间的关系,使其无暇顾及外部威胁。”

“同时,可以派出小股部队骚扰楚国边境,试探其实力和反应。待时机成熟时,再一举发兵攻打楚国。如此一来,齐国和楚国都将陷入困境,无法对秦国构成太大的威胁。”

江川接着侃侃而谈:“就在我们这边按计划行事之时,另一边则要果断地派遣大批精锐之师,以雷霆万钧之势向楚国大举进军!”

“众所周知,楚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但他们的军队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调度不够灵活高效,而且其内部的贵族之间争斗不休、矛盾重重。”

“只要我军抓住这个弱点发起猛烈攻击,必定能够迅速取得胜利,一举击溃楚军。一旦楚国战败,这一消息传到齐国,想必会让齐国上下大为震惊和恐慌。毕竟,楚国竟然如此惨败,齐国还怎么敢轻易相信楚国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