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靠嘴炮挡住刘备?萧和: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周瑜是找死啊!
周瑜忍了张昭很久了。
当初曹操南征荆州时,张昭就力主降曹,想劝孙权放弃江东,带着孙氏一族去许都养老。
幸亏孙权还有点骨气野心,拒绝了张昭的劝说。
谁想当此柴桑失陷,江东危急存亡之秋,张昭又旧事重提,又想劝孙权降曹。
周瑜是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撕破了脸庞拔剑相向。
“公瑾,万不可鲁莽啊!”
鲁肃吓了一跳,慌忙上前将周瑜长剑按住。
张昭却面无愧色,直面周瑜剑锋,厉声质问道:
“老夫正是受伯符托孤,凡事才要以主公和孙氏一族存亡为念。”
“若非是我江东将士,被你们这帮武夫败了个干净,老夫又焉会出此下策?”
“老夫倒要问问你周郎,你不让主公降曹,你拿什么来挡住刘备大军,你拿什么来保住江东,又拿什么来保住主公和孙氏一族的性命?”
周瑜竟被怼问到语塞。
没办法,谁让他一次次惨败,败光了孙权的家底呢。
现有的兵力东拼西凑,满打满算也就一万七千余人,即使加上剩余的曹军,最多两万多人。
刘备拿下柴桑兵,势必实力再上一层楼,东进江东的兵力,保底也得有六到七万。
三倍的兵力差距啊。
更要命的是,柴桑一役水军折损殆尽,这长江之上刘备的水军已占据绝对优势。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下,哪怕是他周瑜也没有绝对的信心,能挡得住刘备。
一旁不作声的孙权,眼中透出一丝心虚。
显然,眼前这残酷的事实,令他不由也萌生了一丝降曹之心。
降曹还能保住性命,保住荣富华贵,若被刘备攻下了江东,那可真就什么都没有了。
有两度背盟的黑历史在身,刘备能饶他一命?
“敢言降曹者,皆当杀!”
一个暴怒的声音,打破了帐中的死寂。
紧接着,一员须发半白的老将,便是满面怒色闯入。
“公…公覆老将军?”
孙权忙是起身相迎,脸上换上几分尊敬意味。
入帐者正是孙氏三老将之中,硕果仅存的黄盖。
原本是往吴郡募兵的他,在得知韩当也战死柴桑的消息后,便急匆匆赶了回来。
适才在帐外停留之时,帐中张昭与周瑜的争执,他是听了个清清楚楚。
“主公,你乃文台公之子,身上流的是英雄血脉!”
“哪怕敌强我弱,也当轰轰烈烈与那大耳贼死战一场,岂能贪生怕死,苟且偷生,令文台公在天英灵蒙羞,令天下人耻笑于你!”
黄盖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说教,尔后愤然一拱手:
“我黄盖和江东众将,皆愿赌上性命,为主公死战拒敌!”
“盖请主公打消降曹之念,拿出孙氏子弟该有的血性,抱定与江东共存亡的决心,率我等与大耳贼死战到底!”
张昭彻底哑火。
黄盖什么身份,那可是孙氏三代老臣!
程普和韩当陨命之后,黄盖事实上就成了江东资历最老的那一位。
哪怕他这个文官之首,敢顶撞孙权,敢跟周瑜硬刚,却也没有底气跟黄盖针锋相对。
“公覆老将军说的不错,吾父乃当世英雄,我孙权岂能向那曹操卑躬屈膝,仰其鼻息苟活于世?”
“吾宁可与江东共存亡,与大耳贼决一死战,也绝不去许都苟且偷生!”
孙权如被黄盖激起了血性,拍着案几,慷慨激昂的大表了一番决心。
张昭叹了口气,苦着脸道:
“主公既是决心与刘备死战到底,昭自然无法可说,自当与主公共进退。”
“只是这决心表起来容易,可以我们现下孱弱的实力,又当如何抵挡刘备?”
一瓢冷水泼下来,孙权的慷慨激昂立时又凉了半截。
“咳咳,公瑾,公覆老将军,子布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孙权立时又怂了下来,巴巴望向那主战二人:
“以我军现下的困境,你们可有御敌良策?”
黄盖哑火。
喊打喊杀他行,叫他一介武夫,拿出个扭转乾坤之策,却是难为了他。
周瑜眉头深锁,一时也沉默不答。
兵力太过悬殊,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主公,我军现下最大的软肋,便是兵力不足,只要能补得两三万悍卒,就算破不了刘备,我们守住江东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一直旁观的陆逊,忍不住进言道:
“前来逊曾向主公进言,对山越人以怀柔招抚为主,如今已颇有成效,不少山越头目皆已表示有意率部出山归顺。”
“主公何不对山越人许以田地,对各部渠帅头目许以官爵重金赏赐,以加快他们出山归附。”
“只要能降伏山越人,我们至少可得两三万精兵,加上我现有兵马以及一万余曹军,应该便有了拒挡刘备于国门之外的底气。”
陆逊献上了一计。
身为江东豪姓代表,他陆氏其他三姓,皆也不愿看到孙氏败亡。
毕竟孙权已妥协分权,江东各大族的权力正飞速膨胀,用不了多久就能把江东变成江东人的江东。
此时刘备若打下江东,定然是要将孙权放出去的权力收回,太守这类的要职必也会优先给荆州人。这是他们所不愿看到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