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纳哈出死在了谁的手中?”朱棣转过头,目光如炬,落在姚广孝身上,开口问道。姚广孝抬起头,目光微微闪烁,思虑了一刻,缓缓说道:“难道又是那朱应不成?”
听到这回答。
朱棣肯定的点了点头。
随后道:“此子,悍将,勇将。”
“征伐辽东的诸多大功几乎都是被他所得。纳哈出也算一个枭雄,或许也不甘死在朱应的手中吧。”
“辽东一战,北疆一战!”
“所获最大的并非冯胜,并非那些淮西悍将,而是这原本籍籍无名的朱应啊。”朱棣十分感慨。
纳哈出的命,还有数十万元军的覆灭,辽东归大明。
这一切战果也奠定了大明一个新锐战将的出现。
“辽东战事结束,朱应必晋位卫指挥使,统御大宁边军。”
姚广孝十分肯定地说道,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大宁卫指挥使之位,这自然是毋容置疑了。”
“不过。”
“如此人杰,如何才能为本王所用啊。”朱棣微微皱眉,脸上露出烦闷之色,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王爷。”
姚广孝看着朱棣,神色平静,缓缓说道:“你让金忠调查了这么久了,应该也有些眉目了,想要收服朱应,先要将他的底细全部探查清楚,更要将他如何入大宁的一切探查清楚才行。”
“已经让金忠去查了。毕竟在我北平府,哪怕只有一个名字,那也可以查出一些蛛丝马迹的。”
“但愿,能够凭此让朱应为本王所用吧,如若不然,那就要用些其他手段了,否则此子必为本王大敌。”朱棣双眼微微眯起,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
与此同时!
同在北平城内,沈家的大堂内,气氛凝重压抑。
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阴沉的脸色。
“父亲。”沈荣神色慌张,脚步匆匆地走进大堂,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查清楚了。”
沈万三坐在主位上,身着一件华丽的绸缎长袍,显得十分华贵尊荣,他凝视着沈荣,老脸上满是忐忑与沉重之色,仿佛预感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所以哪怕沈荣还没有开口,沈万三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真的!”
沈荣咽了口唾沫,声音干涩地说道:“那个大宁边军的朱应,正是那个小子,我沈家,树了大敌了。”
沈荣的脸色极为难看,仿佛被一层乌云笼罩。
此刻。
坐在主位上的沈万三亦是如此,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微微颤抖,喃喃说道:“怎会是他?怎么可能是他啊!”
“他不过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子,怎会有如此际遇?他成了将军,而且还被封了伯爵。冠军伯。”
沈万三每说一句,脸色就愈发难看几分。
“父亲。”
沈荣焦急地看着沈万三,眼神中满是忧虑:“这可怎么办?当初我们将朱应算计到了大宁,是想要他的命,而且派去解决林福和沈玉儿的刺客也失手了,他们肯定想得到是我们派的,如今朱应得势了,肯定不会放过我们的。”
沈荣的声音中带着一种强烈的担忧。
他们沈家已经在商人之中是最顶尖的一批,不说富可敌国,那也是家财无数,可他们生存在大明,所怕的也就是大明的权!
而朱应,恰巧如今有了权!
此刻。
沈荣的两个弟弟站在一旁,脸色同样难看。
曾经,他们视朱应为轻易可以对付的蝼蚁,在他们的钱权之下,朱应被轻易调动到了大宁府。
在他们的设想中,朱应会在大宁无声无息地死去,一切都毫无任何破绽,甚至于都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到他们沈家。
可现在一切都已经变了。
朱应不仅没有死在大宁,而且还在大宁借着剿匪、御敌,借着大明对外动兵的机会,加官进爵,出人头地了。
如今更是成了一个统帅数万人的将军,还被封为了伯爵,还是武将位分最高的冠军】。
朱应,如今已经是入了应天府,入了当今皇上的眼中了。
未来必然是前途无量!
世袭伯爵,大宁将军的位置,绝对不是朱应的终点。
位极人臣,或许才是朱应的终点。
而现在。
他们沈家已经得罪死了朱应,绝无任何回缓的可能了。
如果说以前有,那就是通过沈玉儿,或许还能够念在她姓沈的份上,让朱应以后对沈家手下留情,可随着他们沈家派遣杀手去刺杀林福与沈玉儿后,这一切的回缓已经被他们沈家彻底给堵死了。
他们沈家与朱应之间再无任何回转的余地,必会是不死不休!
“慌什么。”
沈万三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脸色阴沉地瞪着沈荣:“老夫还没有死呢。你作为我沈家长子,怎会如此不镇定?”
“父亲。”沈荣忐忑地看着沈万三,低下头,不敢再开口,但眼神中的波澜可以看出他内心难以平复。
“老二。”沈万三看向了二子沈旺,神色严肃:“迁移的事情如何了?”
“回父亲。”
沈旺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按照你的吩咐,在当初与吕家联姻后,我沈家就将七成的家财迁移到了应天府,如今已经在应天府购置了不少产业,府邸也都已经准备好了,如若要迁移,随时可以迁移。”
“事不宜迟。”沈万三目光坚定,没有任何犹豫,当即说道:“明日就开始迁移至应天府。”
“父亲。”
沈荣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不甘心:“这会不会太大动干戈了?虽说是我们将朱应骗至了大宁入伍,但一切也符合朝廷募兵规则,我沈家在明面上也并未做得太过,就算是派遣了刺客,那也是死士,他们也查不到我们的头上,直接迁移至应天府,岂不是放弃了北平府周边的产业?”
此话一落。
众人目光再次汇聚在了他们的父亲身上。
“朱应本就是个愣头青。”
沈万三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而且从他曾经的性格就可以看出,此子定然是有仇必报的角色。”
“他如今手握兵权,大宁府又与北平府接壤,若是他真的不顾一切要与我沈家鱼死网破,那我沈家岂不是真的要着了他的道了?”
沈万三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微微摇了摇头:“既然他如今得势了,那我沈家就避其锋芒。”
沈万三坐直身子,目光坚定,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虽然我沈家是巨富,可始终是民,民不与官斗,这是从古至今的硬道理。”
“但是到了应天府,那就不是他能够肆意妄为的地方了。”
沈万三微微抬起下巴,眼中闪烁着一丝算计的光芒。
“再而……”沈万三话音一顿,身子微微前倾,眼中露出了一抹筹划的神色:“应天府毕竟是大明的都城,我沈家与诸多权贵联姻,更是了那么多钱财打点,不就是为了让家族更上一层楼?”
“应天府对我沈家来说,机会更大。”
“背靠吕家的关系,要是能够得到煤矿与盐矿的开采之权,那就是真正的暴利。”
“当然,无论什么,只要朝廷有人,那就好办事”
沈万三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摩挲着自己的胡须,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听着沈万三的话。
沈荣几个兄弟围坐在一旁,起初脸上还带着些许迷茫与担忧,但随着沈万三的讲述,他们渐渐恍然大悟,纷纷点了点头。
沈荣眼中闪过一丝钦佩,看向沈万三,心中暗自感慨,虽父亲已年迈,但毕竟历经了两朝,见识与掌舵家族的能力,远不是他们能够比拟的。
“父亲。”
沈荣微微欠身,神色恭敬却又带着一丝自己的思考:“哪怕要迁移,北边的产业也不能放弃了。”
“儿子觉得,还是要有人留守在北平府。”
“坊间不是一直都有人在传吗?当今皇上与太子早有迁都之念,而且一直在暗中探寻着新都选址。”
“有人留在北平府来的新都不管是在北边还是在南边,我沈家都可以抓住最好的时机入新都购置产业,壮大我沈家,抓住机遇。”
沈荣说完,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试探着看向沈万三,眼中满是期待得到认可的神情。
显然,这一决策还是要等待沈万三来定夺。
听到沈荣的提议,沈万三微微一怔,老脸上缓缓浮起思虑之色。
他靠在椅背上,目光深邃地望向大堂的角落,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
沈万三收回目光,看向沈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荣儿,”
沈万三温和地说道:“这一次你倒是说对了。”
“虽然产业迁移至应天府,未来我沈家要着重在南方发展,但北方也不可放弃。”
沈万三眼中满是期许,作为他的长子,未来要作为沈家家主掌舵沈家,自然是被他寄予厚望。
“多谢父亲夸奖。”沈荣顿时满脸激动,挺直了身子,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能得到父亲的肯定,他心中十分高兴。
“旺儿。”沈万三微微抬眼,老眼仍是目光如炬,再次落在了二子沈旺的身上。
听到这一声,沈旺身子猛地一僵,心底一忐忑,脸上瞬间露出了一抹不安。
他自然明白沈万三接下来要说什么,心中不由得一阵紧张。
“父亲。”
沈旺声音微微颤抖,碍于沈万三的威严,只能硬着头皮应道。
“明日,我沈家全家迁移至应天府。”
沈万三凝视着沈旺,目光坚定:“你留守在北平府。以后北边的生意都暂时交给你来打理了。”
沈万三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沈旺缓缓站起身来,双手抱拳,微微低头,恭敬地应声:“是。”
他的声音虽然平稳,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当然更多的还是不甘。
沈家迁移至于应天府,主家根本以后就在应天了,北平府终究是旁支了。
“还有。”
沈万三的声音忽然变得冰冷,老眼之中露出了一抹冷厉之色:“当初参与针对朱应入大宁边军的人!”
三个儿子原本微微放松的神情瞬间一紧,纷纷转头看向沈万三。
“我沈家的知情者,全部都解决了。”
沈万三冷冷地说道,声音仿佛带着一丝寒意:“虽然迁移到了应天府,但我沈家的根还在北平,就算朱应清楚是我沈家害得他,那我也要让他死无对证。”
“大明律法森严,没有证据,那就是构陷!如果他真的敢乱来,国法也不会放过他。”
沈万三一边说着,一边握紧了拳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冷笑,带着满满的算计。
“父亲英明。”
沈荣几兄弟连忙齐声恭维道,脸上堆满了笑容,可内心却各有所思。
大堂内的气氛愈发显得压抑而充斥算计。
……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