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这个建议,已经有人先你一步说了,你们俩,不会串通一气吧?”孙坚莞尔笑了。
孙策蹙起眉头:“谁?”
“朱君理(朱治)早上也说过同样的话。”孙坚毫不在意的应一句。
“那就对了,这叫英雄所见略同,我和朱治同时想到了这一点,只能证明,这个办法可行。”孙策也嘿嘿的笑了。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这件事,不是孙坚问了谁,一拍板就可以定的,还需要拿到中军商议一番后才能决定。
这一战,兴师动众,孙坚最后却扑了个空,其实孙坚心里非常郁闷,而且,军队扩充的非常快,可军需补给跟不上,这也是孙坚最郁闷之处。
向袁术求援,就需要处处受制,不到万不得已,孙坚还不打算和袁术讲和。
但是这件事,想必和儿子抱怨几句,也没有任何意义。
必须另求他法。
眼下,再追击黄祖,确实没任何意义了,但是鲁阳这个跳台,孙坚却势在必得,南面,孙坚多次派出探子混入叶县,叶县之地,只有守军千余人,程普一人便可搞定。
至于他们俩人的扩军,孙坚已经想好了。
鲁阳一战,不妨给黄盖一个机会,叶县一战,给程普一个机会,他们俩跟了自己这么久,是该挪挪窝了。
至于韩当,祖茂,朱治等等一般将领,待战局稳定后,酌情晋升。
一些重要县城,如今也部署了能够让自己安心的人,眼下,颍川局势,算是稳固了。
孙坚又想起城西的惨状,还有那八百俘虏,孙坚困惑着问:“我儿一向不同情弱者,也不会轻易纳降,今日这些降兵是怎么回事?”
“呵呵呵,父亲,局势不同了,颍川稳固了,暂时不会再有大战,这些人,可以有很多用处,父亲不妨拭目以待吧。”孙策卖了个关子,两个人又简单的聊了聊襄城之战,听的孙坚唏嘘半响,方才散去。
七万大军在襄城整整逗留了十日,这十日,七万兵马被安排出去,修城防,清理城楼尸体与器械,翻新耕地,修建房屋等等。
总之,襄城有需要整顿的地方,都在这十天匆匆修理。
孙策寻的一个好借口,新兵不磨砺一番,很难重用,孙坚正好有一些事情需要谋划,布置,便纵容着儿子调动这些兵马。
两件大事在孙坚筹谋十日后,终于敲定。
北防要务,孙坚最终交给了朱治,从朱治麾下抽调两千精锐,而后从新兵里挑选精壮五千人拨给朱治,屯兵长社,督防北线。
黄盖,程普,韩当,祖茂等等,各抽调精锐若干进入中军,而后各自拨兵五千到他们麾下,重新编制。
曾经各县赶来的县尉,校尉,司马等等,他们的兵马也被不同程度打乱,重新编制,或随军听用,或暂时归去。
新兵老兵重整之后,兵器补给是大事,孙策安排孙静拨钱粮给各军,又从阳翟府库调拨兵器战甲给各军,这件事,也就算敲定了。
孙策和孙贲各领了四千新兵,孙贲虽然郁闷,却得了几十桶火油,赴任文书盖章后,匆匆辞别,向父城赶去。
临别,孙策亲自来送,并且从襄城府库取出好酒十坛相赠:“孙贲哥哥,别忘了,我曾许诺你的大功劳,估计最迟四个月到五个月就要来了,到时候,你可别爽约。”
孙贲脸上神色复杂,襄城一战,这大功劳滚进去自己三千精锐,也不知道,下一次,孙策会搞出什么名堂。
想要拒绝,却又怕真的是大功劳,错过了太可惜,犹豫再三,孙贲只得抱拳:“晓得了。”
孙坚稳固襄城一线以后,趁热打铁,令黄盖为主将,程野为副将,二人合兵一万五千多人,向鲁阳进兵。
程普直取叶县,何时攻城,如何攻城,全屏他们自己拿主意,毕竟他们麾下的精锐被抽走一半,仓促开战,死伤必然惨重。
之后,孙坚匆匆率军赶回了阳翟,整顿中军,安抚各县,图谋兵进荆州的具体事宜,其中,最重要,也是每日都要议,却每日都的不出结果的另一件事,便是豫州各郡,如何才能一一收回。
樊亮是在襄城一战结束后第五日赶来的,那时候,汝南战局有变。
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率兵来与袁术会合,参与进豫州之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孙越不幸死在乱军中。
袁术集结各郡兵马,又匆匆遣将绕行,断了周昕后路,粮草补给缺失,周昕军大败,溃散而去。
汝南战局渐稳,凯歌高奏,樊亮得到消息,便匆匆赶了回来。
樊亮身边有些人,但是想要得到第一手情报,却并不容易,所以延迟了数日才听到这些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孙策。
那时候,孙策正忙着整顿襄城,得到消息以后,也不过淡然一笑:“袁公路怕是又要折腾了。”
……
眨眼一月过去,孙坚的兵马陆续撤回了阳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