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兵马早已离去,襄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孙策借着孙坚屯兵再襄城的空隙,用那七万大军做了不少事,赶在春种结束之前,把荒地翻新播种,胡豆,小麦的种子很充足,整个颍川种植,大部分都是这些。
再者,三个重要设施的建造,孙策没有让孙坚麾下的新兵介入,全部用他控制在手里的降兵去干。
七百降兵,分成三批,三百人被派去巷子里,再蒙彪的指导下,改建铁匠铺,把所有的铁匠铺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打铁作坊。
另外三百人,派去了城西,在城西选一个宽阔的场地,贴着城墙打造一座木匠坊,规模不大,但是够用。
还有一百人,把曾经的一户大宅改造成情报处,孙策给这里起名叫“军情衙门,”
这个军情衙由樊亮负责,正式组建,并且,这个军情衙,将会比皇帝身边的绣衣军更加神秘,是一个来无影去无踪,只对孙策负责的军情衙门。
虽然这些东西规模都很小,但是孙策要把他们拉起规模来,只要有了规模,日后,孙策就可以扩大这些,那是后话。
一个月的忙碌,铁匠铺已经基本成型,再有几日便可以开工。
木匠坊却还需要半个月之久。
军情衙门只不过是翻新一下罢了,他们所需要处理的事情远比樊亮预想的要多。
首先,是遍布各州各郡的军情机要,其次,城中动向,襄城附近,乃至整个颍川郡的敌情动向,都要第一时间传达。
多养鸽子,这是孙策唯一强调的事情,并且拨给樊亮一大笔资金。
韩聪整日里忙着训练新兵,累的天天跑孙策面前叫骂,抱怨,孙策只是不理。
黄炳被孙策派了出去,附近六七座县城,百余个村子,全部贴上告示,并且敲锣宣传,招募工匠,酬劳丰厚。
宋谦则去了汝南,带着二百辆辎重车,一百精兵,前去采买铁矿。
算算时日,宋谦这几日便可以归来。
相比之下,郭嘉倒是清闲了不少,帮忙整理县务,重新绘制襄城以及周边的地形图,已备不时之需。
这一个月,大家都很忙,孙策乐在其中。
当初计划敲诈一笔费用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这几日,铁匠铺终于可以开工了。
孙策也渐渐把敲诈城中大族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天蒙蒙亮,曾经的巷子,如今的军工坊人声喧嚣,军工坊附近,一大早围满了看热闹的人,有大人,小孩,妇女,老人,大家议论纷纷,很少见到,这种兵工厂直接建在城里的。
而且,如此大张旗鼓。
再人群中,还有一些打扮平常,却一双眼警惕的瞧着每一个身影的探子,他们便是樊亮麾下的密探,专门负责缉捕敌军混入城中的探子和斥候。
军工坊里忙碌了许久,终于有一些人抬着大锅,灶台来到军工坊旁边,一个体格魁梧的男子大笑着吼道:“今天军工坊开工,我家少将军说了,全城同庆,今日发的饼子,米粥,甜汤,管够!”
这下子,军工坊外更热闹了。
郭嘉却愁眉苦脸:“少将军,咱们这样是不是太张扬了?”
孙策站在一个酒楼的窗前,看着军工坊,淡淡的笑了:“我还觉得不够张扬呢。”
“为何?”
“如果军工坊不够张扬,日后,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卖给谁?没有资金,我们如何继续运作军工坊,如何建造更大,更好的军工坊?”孙策笑了。
可郭嘉仍旧是一头雾水,为什么要把兵器卖给人别?
如今颍川郡养兵已经十万多了,军需补给紧缺,好多将校都在外郡采购兵器,联系铁匠打造,孙策却想着要卖给别人,这不是胡扯吗?
郭嘉还想再劝,孙策却摆摆手,摇了摇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有数?”
“呵呵呵,我这里建造军工厂有了成效,除供给豫州府库外,当然也要出售一批,这样打造兵器的资金才能活络,我们,也能有更多的资金运作军工厂了。”
“这句话没毛病,有钱才有资本,可是,我还是不太明白少将军的用意。”郭嘉蹙起眉头。
孙策摆摆手:“其实道理很简单,只是你眼下还不明白而已,过一阵,你就明白了。”
停了下,孙策又问:“我让你挖的暗渠挖好了吗?”
“嗯,已经引水进入军工坊了,足够淬火使用。”郭嘉点头。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