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显而易见:煤油为30220、甲烷为24460,两者之间的数据差距被拉大,这意味着液氧煤油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真正再反映到火箭整体设计上,情况就是在输出同等推力、并维持相同时间的要求下,甲烷火箭需要更大的箭体储箱来装密度相对小一些的甲烷燃料,由此则会导致火箭的箭体重量增加。

相同的,这也是为什么火箭助推器一般不使用比冲数据吊炸天的液氢发机做助推器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液氢密度比冲甚至比甲烷更加难看,如果真敢这样玩,那火箭的干质比绝对就不用见人了都。

横向对比,西太平洋某个岛国搞出来的2b火箭,大概就是

所以归根结底,火箭推进剂选择都是严格根据不同任务来进行取舍,实力雄厚的航天大国可以同时支持多种不同燃料不同推力的发动机研制,并合理搭配出最佳方案。

而实力一般的小国显然就不行,它们只能选择主攻某个方向,其它则只能凑合着用。

现在,问题直接摆在章昭的面前,目前不管资金还是人力资源,几乎都是不太够用,当然就更不可能按照不同需求去对应开发出不同的发动机,这也不现实。

归根到底,章昭只能是一句话概括。

“尽管液氧甲烷属于高不成、低不就,但至少是没有太明显的短板,所以会选用它,加上公司现在也没有时间和资金去开发不同的型号。所以,我们会研发一款高度通用化的发动机,它将被用于助推芯级上面级三个方向。”

把话都已经说到这里了,章昭也不必再继续遮遮掩掩,虽然心里也知道“通过化”并不是什么好选择,但现实情况摆在这里,他别无选择。

无奈,只能长叹一声!

作为产品架构师,他现在不仅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产品的功能性,同样还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规划技术路线,只有确定了技术路线可行的情况下,随后才有资格谈功能性。

好在章昭是幸运的,他心里知道液氧甲烷发动机通用化是能行得通,这就是最大的底气。

然而自信并不会传染,反儿在萨斯菲尔德的眼里,章昭这个所谓发动机通用化方案简直比方才说要上马液氧甲烷发动机更显天方夜谭。

倒吸一口凉气,右手中指不断地按压太阳穴,这消息真的太过于刺激,貌似连高血压都快压不住了。

连忙摇头:“我实在是想不通,你们怎么会突然有这种想法,到底是什么发动机才能够实现这所谓的通用化标准,而且恕我直言,这样的火箭即便能够造出来,其市场竞争力恐怕也很难有保证。”

竞争力?

说到这里,章昭倒也是笑了。

在美国市场,还跟他谈什么竞争力问题,这明明是最不用担心的地方好吗?

纵然是再怎么计算成本,未来只要把通用化工程做好,将火箭的成本压下去,就算运载能力比同级别其它火箭低一些,最终核算下来的成本也绝对不会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