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太液芙蓉未央柳1
皇帝看着东宫的屋檐,叹了一口气。
“一晃十年,皇兄还是如此多愁。”
皇帝转身,面前的绿袍王爷嘿嘿一笑“皇兄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爱发呆,做了皇帝还是如此。”
皇帝叹了一口气“是啊,朕近日,总是梦到从前的事情。”
成侯眨眨眼。
皇帝回头看了他一眼,又望向东宫的屋檐“小时候,父皇更偏爱他,常常抱着他看东宫的屋檐。他没说想要,但他的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朕始终无法理解。”
成侯一默,知道皇帝口中的“他”是指安定二十年死去的桓王,也就是二皇子。这么多年,桓王是个禁忌,不得轻易提起。那年他还小,只记得二皇兄死在了长野苏家,别的,全都忘了。
皇帝还是看着东宫的屋檐“朕记得,他是偏向寒门的。曲道之,沈丘,都是他举荐的。”
成侯回道“臣弟不懂朝政。”
“都是实干的人,朕用着也舒服。”皇帝淡淡的说“倒是姜浔,总让朕想起了那个大盛的太子,锋芒毕露,真是像啊。”
成侯想了一会儿问“盛太子姜羽?噢,我知道他。大盛就一个独苗,臣弟听说他还未娶妻,莫不是还念着苏家的小妹吧?”
“”
皇帝翻了翻袖子,想起那个绯衣的姑娘,心中一叹“世事沧桑,朕没记错,她冥辰已有十年了罢。凌妃当年与她甚是交好,常常一同去听戏。退之如今也是做父亲的人了,娶了方家的二女儿。说起来,朕还见过方家兰恬一面,眉眼依稀,有股苏远岫的风华。”
成侯道“那个女子,臣弟也听说过。新纪元年的时候,就是她离家出走忘山,后来又在及笄礼遇刺,大病一场,从此就和换了个人似的。再后来,她就嫁给姜浔了。”
皇帝问“姜浔此人,你觉得如何?”
成侯愣了愣,作礼道“臣弟与他不熟,但听他写过一首词,很不错,应是个很有才气的人。”
皇帝挑了挑眉“词?什么词?”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成侯拍着手“姜浔应是个痴情之人,也不知他娶这位美人了没有。”
皇帝低声重复“邂逅相遇,与子偕臧。”他忽然扯起嘴角一笑“姜浔才学是好,代兵部一职,也不曾出错,朕有意将他当作内阁首辅培养,你觉得如何?”
成侯还是笑嘻嘻“臣弟不懂朝政,皇兄说适合,自然是心里明白,臣弟附和就好。不过,臣弟还是更喜欢常胜侯爷,若论京都风流,可没人比他更会玩了。”
“慕容山,最是胡闹。”皇帝移步“他倒是活的自在,听说最近,要娶妻了。年纪明明和退之一般大,退之已算晚子,他还没有娶妻,常胜侯府就他一人,血脉凋零啊。”
成侯道“本来常胜侯府慕容氏便在明宗皇帝时期绝了后,不过因为是南风修仪的近亲,便得以将血脉延续百年,慕容山是京都闲散子弟,血脉嘛,以后会有的。”
皇帝摸了摸玉佩“此次战事,你觉得谁的胜算更大?”
成侯连忙作礼“天佑我大夏。”
太阳缓缓西落,红色的霞给东宫的屋檐镀了一层边,整个大夏皇宫,沐浴在晚霞之下,虽有秀美,却隐隐透着颓废之气。
皇帝伸出手,阳光洒在手里,不暖,也不凉“不知怎么,朕近日总是想起他,他与大盛政见相似,与苏相是忘年交。他若还在,恐怕比朕做的要好。”
成侯大惊,连忙跪下作礼“陛下日理万机,大夏政治清明,是百姓之福,陛下切莫妄自菲薄。”
皇帝又想起了桓王,他的手轻轻握紧,手心里都是汗,像是安定二十年的那一夜。
成侯慢慢退了下去,留下皇帝一人望向东宫的屋檐。那座宫殿里藏着许多的秘密,是大夏血雨腥风的起源,几百年来,皇权更替都是在这座宫殿中进行。
年轻的皇帝心中恍惚,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江山如画,大夏却是千疮百孔。世家治国,利在朝中稳定,弊在党争派系明显。
朝中有大盛的细作,隐藏很深,他不知要查多久才能查出来,但以大夏的国力,断断坚持不过两年。
“陛下。”
皇帝回身,面前一身黑袍的女子端正的跪在地上,恭敬非常。
“盛卫的事情,如何了?”
黑袍女子作礼“我们失了先机,盛卫救走了杨念念。出手的人是左使清绝,职位很高,属下猜测,盛卫的尊主已到京都。”
“两军交战,你们也有战场。不过十年前的旧事,就算他们查明了真相,桓王已死,苏家已亡,姜离也已经入土,就算他们查明了当年的案子,也没有意义了。”皇帝道“朝中有大盛的细作,有眉目了吗?”
黑袍女子低声道“已探明几个人,但都是外围的小人物,我们的暗杀名单被盛卫截过,当年之事知情者也基本去世。常胜侯府慕容山似乎也查到了些许眉目,已去了江安数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